一听袁术要作诗,大小乔都不说话了,赶紧认真的研墨。
她们家境不错,从小就开始读书,写诗作赋自然都会,只不过没有多高的造诣。不过她们明白,写诗都是有感而发,不能被打扰。
袁术提起笔,思索起来。
当然他不是在思索怎样写诗,而是在思索剽窃《古诗十九首》中的哪一首?
片刻之后,便拿定了主意,于是一气呵成。
大乔一边研墨,一边轻轻的念道: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写完之后,袁术潇洒的将笔一放,然后用非常骄傲的眼神看了看大乔和小乔。
果然如袁术所想的那样,大乔和小乔的眼神变了。
震惊!钦佩!崇拜!痴迷!
才子佳人,古人诚不欺我也!
袁术真正体会到了做一个有才的古人,实在是太幸福了,对所有的美女都有很强的杀伤力啊!
“夫君……夫君原来也能做出如此柔情的诗啊!”小乔喃喃自语。
“小乔,你以为夫君只会做那种慷慨悲壮的诗吗?”大乔一脸我早就知道的样子。
当然,这也不是她装出来的,那天在府中第一次见面,袁术出口成赋,堪比司马相如的才气,又怎能做不出这样的诗呢!
夫君心怀天下,只是平时不做儿女情长这些诗罢了!
底版的制作速度并不快,因此袁术也不打算一口气写出很多诗,慢慢做就行了。反正来日方长,要成为文豪,那只是时间问题。
印刷术的真正问世,已经进入倒计时。一旦新书印刷出来,袁术可以肯定,那一定会是轰动的。因为它比竹简提升了不知多少个档次。到那时,便可成立书院,天下读书人,无论世家子弟还是寒门,都会涌向他,人才的问题,也就解决了。
治理天下,那些王佐之才,肯定会起到重要作用。但袁术觉得,最需要的,其实是那些太守、县令这样的人才,扬州就有九十多个县,每个县都要县令、县尉。天下的王佐之才,又有几个。
书院肯定能吸引和培养出那样的人才。
唯一让袁术感到遗憾的是,火药的研制速度太慢了。那些炼丹的术士也很努力,可这不是后世在实验室中,能不停地重复试验。
想想在抗日战争时期,不是所有的兵工厂都能很快制造出炸药,好多时候还要肉搏,拼刺刀,袁术也就释然了,一步一个脚印,慢慢走吧!
古代的四大发明中还有指南针,好像这个时期马钧曾改进过指南针。
“马钧?”袁术马上想到,这个是三国时期的工程师呀!怎么也得弄过来。什么龙骨水车呀!织绫机呀!在南方都有大用,对冷兵器的改造也很有必要。
于是,袁术马上让史阿安排神龙卫去找,现在大概还在老家扶风郡一带。
马钧的事情安排好之后,陈宫又急匆匆地来到了将军府袁术的书房。
“主公……”陈宫手里拿着几份情报,“陈温、刘繇、王朗、孙坚、刘表都按兵不动,恐怕他们会有大的阴谋啊!”
“无非就是几家联合起来,共同对我们用兵!”袁术却不以为然,“南阳、江夏、豫章、庐江我们都有精兵良将,何惧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