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
在众人期待的眼神中,陈宫、陆康、顾雍、秦松等人,来到马车前,非常小心的打开了那六个木箱。
崭新的书籍一下子出现在众人的眼前。
“这就是新书?”
“对,没错,我见过的!”
“我也见过那本《史记》,那就是一本完整的《史记》啊!”
“那本《左传》也是完整的吗?”
“当然了!每一本都是完整的!”
“很难想象就那么一点,却是一本完整的书!”
“你懂什么,这是新书!”
众学子在兴奋的议论着,旁边围观的百姓也都指指点点,每一个人的眼中都露出了贪婪的目光。
一本本新书拿出来,整齐的放在早就准备好的案桌上。
《春秋》、《论语》、《孟子》、《韩非子》、《战国策》、《诗经》、《六韬》、《孙子兵法》、《左传》、《史记》、《汉书》、《楚辞》等十二种,每种都是三十本,一共三百六十本。
华歆、管宁,邴原等三人已经见过新书了,可是他们没有见过这么多新书,个个都被震撼到了。
“主公此举,利在当代,功在千秋啊!”
“新书乃国之重器,社稷之重器啊!”
“大汉文风必将盛行于天下!”
三人对袁术非常恭敬地行了一大礼。
“多谢主公!”所有学子再次躬身行礼。
有了这么多书,他们相信自己绝对可以成为有用之才。
“众位学子,我大汉天下,自桓、灵之世,汉统衰落,宦官酿祸;国乱岁凶,四方扰攘。黄巾之后,董卓独霸朝纲,迁劫陛下,残暴生灵。因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狼心狗行之辈,汹汹当朝;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以致社稷丘墟,苍生涂炭。我虽不才,却不忍社稷凌迟,百姓倒悬,故而起兵抗之!然势单力薄,望众学子努力学习,修正品行,当走出这扬州书院时,必成为大汉之栋梁!”
洋洋洒洒长篇大论,说得这些年轻学子心潮澎湃,豪情万丈。
“谨记主公教诲!”众学子的声音震耳欲聋。
“众学子请起!”
“谢主公!”
夜幕降临了,扬州书院各个学子的房中,烛光都亮了起来。以前即使点再多蜡烛,也无法看书。但是今天,只要一支蜡烛,就可以看书了,学子们怎会放过夜读的机会。
按照袁术的意见,扬州书院成立了图书馆,所有的书籍都放在图书馆当中,每一个学子都有机会借阅,只不过要爱惜图书,不能弄坏。
这当然不用袁术去强调了,谁要是敢把新书弄坏,估计会被其他学子立刻弄死。
华歆、管宁、邴原等三位院长各自留了一套图书,其他的几乎被所有学子都借空了。
扬州书院正式成立的第一天,便开了一个秉烛夜读的好头。
第二天,各地客商便云集到了州牧府。
袁术将新书销售的事情,完全交给了陆康顾雍等人,这些世家大族经起商来,个个都是好手。反正对于袁术来说,只要能赚钱就行,而且和以前的办法一样,粮食战马等优先交换。
战时广积粮,什么时候都不会错。
同时还给出了一条,哪家若是能够拿出州牧府没有的书,印刷出来之后,免费送给他们们十本,销售的时候,也优先提供给他们家的客商。
这一下,世家大族纷纷赶着马车,将自家珍藏多年的孤本拿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