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万难民,四成年轻精壮,也就是七万多人。”曹文诏忍不住激动的说道:“若是将他们全都编入士卒,便可得七万大军啊。”
“想的太简单了。”朱由检笑了笑,摇头道:“七万年轻精壮是不假,但能成为一名合格士卒的人,估计少之又少。”
“目前,京城里的那些人都在盯着我们,咱们还不能暴露自己的意图。”
他低着头,沉吟片刻,正色道:“洪承畴、孙传庭、卢象升、曹文诏、左良玉听旨。”
“臣等接旨。”诸位大臣纷纷跪下。
“命你们每人从难民中各挑选两千名合格精壮,各自组建一支军队,秘密进驻郊外西山。”
朱由检可不是纸上谈兵的腐儒,他知道若是将七万人全部都编成大军,会引起多大的麻烦。
七万大军是什么概念?
铠甲、兵器、装备、马匹、粮草需要耗资甚巨,至少要五百万两白银打底。
朱由检从魏忠贤那里搜刮的一千万两白银,在各种赏赐、花销、买粮等等消耗中,已经不足五百万两。
目前想要打造一支七万人的精锐部队,根本就不现实。
更何况,光天化日之下招募七万人,瞎子都能看得出来朱由检想要干什么。
那些京城里的文官集团,怎么可能眼睁睁的看着朱由检势力壮大?
说不定七万大军还没组建完成,就会出现无数次蓄意暴乱。
朱由检目前的实力,最多也只能打造一万精锐。
只要能锤炼出一支铁打的部队,哪怕只有一万人,也足以应对目前京城的情况。
“臣等遵旨。”洪承畴等人纷纷领旨。
朱由检想了想,补充道:“诸位,兵团作战,军纪要严。朕要的是一支铁打的部队,望诸位能明白朕之决心。”
说完,他给王承恩使了个眼色。
王承恩心领神会,将早已准备好的五份手册,交到了洪承畴等人的手中。
洪承畴等人一看,封皮上赫然写着《民兵军事训练手册》几个大字。
还没等他们回过神,王承恩又递给他们一份手册,名字叫做《军地两用人才之友》。
“朕多年前看到过这两本书,细读之下,惊为天人,便将此书抄录下来,只待今日之用。”
朱由检吩咐道:“诸位训练士卒时,务必多多参考这上面的法子。”
“各位大人,时代变了,过去的作战方式已经不适用了,朕希望你们能与时俱进。”
“顽固自封者,必被时代所淘汰,懂了吗?”
洪承畴、孙传庭、卢象升、左良玉、曹文诏纷纷郑重其事的点头。
好在他们大多都不是军户出身,关于训练士卒这一方面并没有什么守旧的思想,很容易接受新的方式。
“还有一件事,朕希望你们能理解。”
朱由检召来五名宦官,介绍道:“他们几个是朕当年还是王爷的时候,在王府亲手调教出来的。”
“从今天开始,他们便是你们的同僚,或者说搭档。”
“以后朕要形成一种制度,统兵将领要配备一名宦官。”
“当然,他们不会干涉任何你们的决策,或者战略思想,一切都只是为了更好的为朕效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