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飞速中文>昆池劫 > 第9章(第1页)

第9章(第1页)

历经种种波折,好在驸马最终平安归来并以军功升迁,但这一手算是彻底绝了旁人笼络攀附裴如凇的野心,从此成为「持明公主与驸马感情不和」的铁证。

固州平定後,皇帝派三皇子闻琢丶四皇子闻瑞等分赴北边安抚百姓,裴如凇再度随行前往,一去又是两年;再後来固州改为敦宁郡,闻琢受封燕王,兼领敦宁都督,裴如凇在京中待了没多久,他父亲左仆射裴鸾因太子案被贬出京,紧接着他就被外调往敦宁郡,成为燕王府参军——这回不用多说,背後显然又是持明公主的手笔。

这十年里裴如凇曾以为自己理解了公主,公主也理解了他,两人怀抱着不言自明的默契:他承担了驸马的职责,公主不必有後顾之忧,能安心在朝中施为;而公主成全了他的志向,让他得以脱离裴家安排好的道路,凭本事立足边郡,做个真正的治世之臣。

这样互惠互利的关系如果能够一直延续下去,就算是很好的夫妻了。可是那夜慈云寺的大火烧穿了层层掩饰,公主的布局终於完整地显露出来,裴如凇这才後知後觉地意识到,她为他铺就了一条多麽长远的路。

从公主府到边关沙场再到朝堂,这份周密,在她身死後很多年里,仍然无声而长久地庇护着他。

裴如凇不得不推翻一切固有认知,从头梳理旧日的蛛丝马迹。他不肯回裴家,也不能住公主府,一意孤行地住在按原样重修起来的慈云寺里。他想,闻禅是那麽深谋远虑的人,不可能漏算掉越王的杀意,她应当是假死脱身,说不定等朝局稳定了,她就会突然现身。

一年两年过去,他又想,陆朔撂了挑子,新帝为了公主旧人伤透了脑筋,这回她总该看不下去出现了吧?

又过了五六年,他想,她也许是厌倦了朝堂争斗,跑到某个山清水秀的地方逍遥去了。她不愿再回来,是不是觉得两人之间已经两清了呢?

十年之後,天下大乱,江山风雨飘摇,公主还是没有回来,裴如凇终於彻底死心了。

这麽多年,裴如凇把旧事翻来覆去地揉碎了一件件审视,唯独有一点他从未怀疑过——闻禅也许不在乎驸马,不在乎皇帝,不在乎荣华富贵和滔天权势,可她绝不会把江山黎民丶社稷苍生当儿戏。

就像此时此刻,明明是过去的事丶过去的错,她却依然把那当成是自己的心病一样来疼。

眼看着她的眉头越皱越深,裴如凇忽然开口:「在敦宁的时候,当地的月奴人很擅长弹琵琶,我学会了一首曲子,想着改日有机会的话,要弹给殿下听。」

「嗯?」

闻禅短暂地从焦虑里分心,见他起身走去外间,抱回了一把不知何时放在那里的琵琶:「这是干什麽?」

「前世没能见到殿下最後一面,是我毕生遗憾,今日有幸重逢,已是上天对我格外开恩。」裴如凇声音压得低低的,千言万语到了嘴边,都觉苍白无力,「把这一曲给殿下弹完,算是了却了这份执念,前生缘分已尽,今生……全凭殿下心意。」

从他们都带着记忆重生的那一刻开始,今生注定与前世不同,那段世人眼中强求来的姻缘,裴如凇没有说「不」的权利,一旦闻禅选择放手,就如四散崩溃的流沙,谁也救不回来。

挣扎挽回的样子或许不那麽好看,但是比起漫长十年又算什麽呢?

裴如凇弹琵琶和弹琴的时候不一样,大概是弹琴时宾客瞩目,更注重风仪端正,而琵琶只是弹给她一个人听,所以动作随性轻快一些。他甚至还开口唱了词,声音倒是很好听,不跑调也没破音。

月儿高,照空堂。

人寂静,秋夜长。

江寒水不流,燕子双飞去。

霜冷夜光杯,雨打相思树。

何以赋离愁,何以言朝暮?

杳杳千里心,泠泠弦上舞。

最後一声弦音散尽,闻禅默然良久,才点头说:「很好听,有心了。」

裴如凇勉强向她一笑,微微颔首,起身将琵琶放回旁边的矮几上。

闻禅这时方注意到他指尖泛着鲜明的红痕,应该是最近在家苦练琴技被磨出了水泡,心里不禁又一抽抽,正欲开口,裴如凇却抢在她前面出声道:「裴家与锺州苏氏的婚约,我会设法解除。请殿下不必以往事为念,无论殿下如何决定……我都没有怨言,只希望殿下珍重自身。」

闻禅:「……」

总觉得这个场面有点奇怪,又是琵琶别抱又是珍重勿念,怎麽显得她好像个翻脸无情的负心人。

「前世之事,唯有我与殿下二人知晓,我想殿下或许还有用的上我的地方。」裴如凇朝闻禅深深一揖,「臣愿为幕僚门客,供殿下驱驰,或加入『深林』,效忠殿下……」

闻禅捏了捏眉心,抬手止住他,没让他继续说下去:「你这个情况,进不进『深林』都没差别。你先不用操心这些事,让我再想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