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V]
华天奖是三大奖中最为任性的一个,不但率先开了网剧拿奖的先河,还不同于仅让网剧跻身电视剧奖角落的其他奖项,直接将网剧的奖项直接对标电视剧,甚至还有个别不存在于电视剧奖中的奖项,隐隐有让网剧和电视剧分庭抗礼的趋势。
最初做出这个决定时,很多人高呼华天奖要完。
毕竟物以稀为贵,奖项变多也意味着奖项的含金量将会得到稀释,不少华天奖的拥趸连连摇头,加入了唱衰华天奖的行列。
谁知华天奖奖项虽然设置得大气,颁奖却格外严格,如果没有符合条件的奖项,就算轮空也不会随意颁发。
因此刚设立网剧奖项的那几年,就有人笑称华天奖愣是将好好的奖杯搞成了传家宝,以後谁的奖杯不包浆,都显不出这个奖的难拿。
华天奖的这番操作反而倒逼着网剧的进步,比起和电视剧竞争,和自己人竞争总要容易些。很快,奖杯包浆的笑谈便一去不复返了。
网剧奖先于电视剧奖颁发。
最初颁发的是最佳新人摄影奖,是一部相对小衆的网剧。前几年该奖都会颁发给公路片,毕竟秀丽的自然风光会给影片质量带来加成。
但这次影片的影片片段一出就让卓诗岚眼前一亮。
影片的题材并不猎奇,可称得上是一部“弄堂剧”,所有的场景都蜷缩在江城大大小小的弄堂里,凹凸不平的破碎石板路,没被刷过的砖房,青苔从砖块间渗出,形成斑斑驳驳的不规则痕迹,院子里高低不平的花草,向阳的总比背阴的要茂盛些……
场景杂而不乱,没有影视基地取景特有的整洁,有些地方还残留着溅出的油渍丶泼出去的水,可这一切在镜头下都成了生活,似乎轻轻嗅一嗅鼻子就当真能闻到隔壁阿婆熬煮的排骨汤,里面装着海带和黄芪,香味混杂着药味——生存与活着并驾齐驱。
卓诗岚的目光落在摄影的名字上。
丁昀霁。
她感觉是见过这个名字的,但丝毫想不起来名字的主人是谁。
直到他站上领奖台时,卓诗岚才认出来。
他不就是给她和罗辰津拍结婚证照的那个摄影师嘛!
这位摄影师给她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不爱说话,因为大部分交流都是用手势进行的。
卓诗岚一度以为他不会说话。
有趣。
比起摄影师这个颇具艺术色彩的职业,丁昀霁看起来就像是个普通羞涩的年轻人,握着话筒先冲台上台下鞠了一躬。
按惯例,主持人会跟他寒暄两句:“丁昀霁,听到了自己获奖了是什麽心情?”
丁昀霁顿了顿:“很意外,很惊喜。”
“为什麽会很意外?”主持人故意给他下套,“是对自己的作品不够自信吗?”
“自信……还是有些的,但是大家都很厉害。”
“以往都是你拍摄别人,现在你站在别人的镜头前,是怎样的感觉?”
“嗯……”丁昀霁思考片刻,“我在想下次拍摄的时候要更隐蔽一些,免得打扰别人。”
台下观衆大笑。
主持人见他意外有梗,忍不住逗他:“你知道你的粉丝是怎麽称呼你的吗?”
“啊?”丁昀霁的声音里充满了迷茫。
他握着话筒欲言又止的模样,让卓诗岚觉得他可能想问自己怎麽还有粉丝,但又不想伤大家的心,就硬生生忍住了。
“他们叫你‘人眼摄影’。”
所谓“人眼摄影”,则是指摄影师技艺高超,能将镜头前的物品拍摄得与人眼所见如出一辙。
人眼成像与相机成像的原理并不完全一致,人对于景色的认知往往会因为主观而産生变化,要达到人眼摄影的程度,必须要在拍摄中能够通过景致准确传导情绪,引起观衆共鸣。
是神与形的高度合一。
丁昀霁明白了主持人话中的含义,露出羞赧的笑容。
主持人知道再问他也说不出什麽了,也不再多讲,示意观衆鼓掌。
丁昀霁还了话筒,解脱似的下了场。
卓诗岚看完了全程,抚了抚下颚。
她突然明白了罗辰津所谓的时候到了是什麽意思。
接下来的最佳摄影奖丶最佳新人奖都显得程式化了很多,虽然也有部分抢眼的瞬间,但总让人觉得摄影略套路,新人稍逊灵气。
卓诗岚揉了揉眉心,终于到了最佳编剧奖。
根据惯例,最佳编剧奖往往由最佳网剧奖的编剧获得。华天奖的最佳影片奖通常会留给献礼片,但本期华天奖的提名中并没有献礼片,最佳网剧奖的提名因此是轮空的。
所以最佳编剧奖将从优秀网剧奖的提名中角逐而出。
优秀网剧奖的获奖名额有四个,提名则有十六个。一般会结合观衆投票获得评选,但也有过于优秀的小衆网剧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