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培训带食宿花了三万多,还没挣回来呢。
况且旅客是无辜的。
很多人是第一次坐飞机,他想给他们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
江鹭时以郭锦良都惊讶的速度换上微笑。
选择正确的纸杯,倒了七分满的茶水,递上的同时提醒烫……每个细节都堪称完美。
支撑江鹭时坚持下去的另一个理由是,师父告诉他,按照惯例,为了庆祝放单,这一班结束,他可以去驾驶舱看落地。
降落之前,师父和郭锦良提了一下,结果不提还好,提了之後,郭锦良连江鹭时的师父一起骂了一顿。
“你飞好了吗?不好好反思自己什麽地方做的不好,还有脸去驾驶舱?”
拜郭锦良所赐,江鹭时成为同批乘务员里,唯一一个没有去驾驶舱看落地的。
江鹭时一直记得,刚出排班时,他是那样开心。
同批同事都在羡慕他,“是重庆诶,夜景超好。”
他那麽期待能从另一个角度目睹世间繁华,结果成了泡影。
重来一次,江鹭时义无反顾地远离了民航圈,三年过去,别说弥补遗憾看一次落地,连进驾驶舱都成了奢望。
幸好有向雨东。
向雨东和前台打了招呼,又让江鹭时登记了信息。
往里走时,江鹭时还是不敢相信,他像仰望神明似的仰望着向雨东,问:“你怎麽能来?”
向雨东说:“你说巧不巧,公司在推研学项目,我是项目组的成员,按计划,我们会带小朋友参观机库丶航食丶运控丶模拟机,我跟着同事来考察过几次,一来二去就混熟了。”
印象里,模拟机管理严格,主要是因为模拟机造价不菲,据说运行一小时要四五千。
江鹭时问:“不会给你惹什麽麻烦吧?”
向雨东露出一个让人安心的笑,说:“不会。”
让江鹭时没想到的是,作为机务,向雨东不只会修飞机,对飞机驾驶也颇有研究。
他对驾驶舱密密麻麻的按钮如数家珍,介绍起来头头是道。
向雨东说,因为读了和民航有关的专业,上大学时,同学之间流行玩微软的模拟飞行,他也置办了全套设备,花费上千。
他本来就会一点皮毛,之前又跟着飞行部的同事设计过体验课程。
复杂的科目不行,简单来个起飞降落还是可以的。
向雨东坐在右边,微微向前倾身,有条不紊地向江鹭时讲解驾驶飞机的要领。
哪个是高度表,哪个是速度表,什麽是V1V2,什麽是三边五边。
江鹭时手忙脚乱,说:“我记一下。”
向雨东失笑道:“没事,我会帮你的。”
飞机开始滑跑,江鹭时按照向雨东说的那样拉杆丶推油门。
江鹭时第一次接触飞机驾驶,束手束脚地放不开。
“再加一点。”向雨东目视前方,顺手补了一把油门,刚好和江鹭时的手叠在一起。
这个在平常看来有些暧昧的动作,因为全神贯注在飞行上,被两人全无意识地忽略。
感受到飞机擡头的那一刻,江鹭时紧张出了一身汗。
慢慢的,眼前的景象从天空变为大地,明知道眼前的影像是电脑模拟出的画面,江鹭时仍旧激动不已:“我们飞起来了。”
他贪恋地看着窗外的风景,向雨东贪恋地看着他。
良久,江鹭时转过脸,无助又羞涩地问:“下面……要干什麽?”
向雨东才从江鹭时的侧脸逃开,转瞬又跌入江鹭时澄澈的双眸,他在一瞬的怔愣後移开视线,简直比眼前的人还要羞涩。
好半天,向雨东说:“转弯。”
在向雨东的帮助下,江鹭时顺利完成一个起落。
他还想去看山丶看海丶看重庆的夜景,可惜时间不允许。
一天24小时,每小时都有飞行员训练,後一组人很快就到,能给他们挤出半小时,已经是工作人员努力的结果。
从模拟机出来,两人意犹未尽地聊着刚才的飞行,以至于他们完全没有注意到,就在不远的地方,有一行人恰巧经过。
为首一人长腿阔步,英姿勃发,正是穿着飞行员制服的燕鸿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