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飞速中文>大宋广告商 > 第42章 像是吃味(第2页)

第42章 像是吃味(第2页)

赵宗楠低调行事,界身巷私宅中并无太多仆从,此时倪四和周鸳鸳离开,堂上就只留下罗月止和赵宗楠两人。

罗月止还是有些担心,忍不住问:“不知官人做了什麽安排?可还周全?有没有什麽需要我帮忙的?”

赵宗楠却不答。

他低垂着眼睛,拇指指腹摩挲光滑的玉石杯壁,仿佛漫不经心:“月止同周小娘子相识不过三十日上下,却一见如故,感情甚笃。真是令人羡慕。”

罗月止静静看他片刻,突然笑起来:“不比赵大官人怜香惜玉。您与鸳鸳相识不过一日,不也出手相助了?若说羡慕,这才是叫人羡慕。”

他继续说:“我与鸳鸳乃生意上的夥伴,形同兄妹,除此之外再无其他。反倒是赵大官人……”

罗月止皮笑肉不笑:“若再这样语焉不详,着意试探,莫怪在下多心,您却像是在吃味了。”

“我吃味……”赵宗楠音调发冷,他失笑重复一遍,“我吃味?”

“不是便算了。在下信口胡说,烦请赵大官人莫要放在心上。”罗月止低头行礼,将能做的礼数尽数做到周全。

赵宗楠沉默不语,经常挂在唇边的笑容都隐去了,好像被他气得够呛。

直到後来周鸳鸳同罗月止一同出府,俩人之间的气氛都古里古怪。他们本都是暗藏锋芒的性子,有什麽心绪通常隐忍不发,但这次却没能藏住,全被旁人看在眼中。

回程路上,周鸳鸳还犹犹豫豫地提起:“我看方才赵大官人脸色好像不太好……”

周鸳鸳忧心不已,小心翼翼地观察罗月止神情,放低声音问他:“罗郎君,你可是同赵大官人吵架了?”

同样的对话也发生在了界身巷私宅之中。

赵宗楠听倪四这样问,眼皮掀起来,似笑非笑看他:“我为什麽要同他吵架。他这样的人,有什麽话不好好说,心眼一箩筐……”

罗月止在马车上呵呵冷笑:“每句话都真假参半,非要含沙射影,搞些云里雾里的。”

赵宗楠罗月止:“我才懒得同他吵架。”

……

登闻检院的事,罗月止和周鸳鸳都没有同周老丑讲。

约定之期到後,罗月止亲自送周鸳鸳去了宣德门,在不远处停下脚步,目送她朝登闻鼓的方向走去。

登闻鼓位于宣德门南街的西侧,官员庑舍就设立在登闻鼓附近,一侧是登闻鼓院,一侧是登闻检院。这是为了快速反应而做的设计,官员坐在衙门里头就能听到街对面传来的鼓声。

按理说官署位置离得这样近,本就是为了方便臣民上诉,但其中蝇营狗茍,全是为官者登不上台面的心思。

历任官员故意不行教化,让普通百姓都搞不懂其中的关窍,根本不敢轻易登门。

还有些根本分不清两院区别的,误入了登闻检院申诉。老百姓没有渠道了解政策,并不清楚先入鼓院丶再入检院的规矩,被安了个“违乱法纪”的罪名,甚至有些人被按在堂下挨了好几大板,打得皮开肉绽。

这样一传十十传百,都说告御状要挨打,前来敲鼓的人便越来越少,这几年宣德门附近已经很少听到鼓声了。

周鸳鸳提裙来到登闻鼓下,双手举起鼓槌,用起满身的力气,将槌头砸在鼓面上,敲响了人生中的第二次申诉鼓声。

沉重的鼓声激起漫天飞尘,在她头顶迸开一片浑浊的雾气,而後纷乱飘散,沾在周鸳鸳的发丝和衣裙上。但她此刻没有心思去整理,她纤瘦的手用力握着鼓槌,一下一下,重重地擂鼓。

直到两队衙役从登闻鼓院中出来,手持水火棍,将她团团围住。

--------------------

作者有话要说:

一些小补充:

真实历史中,北宋的登闻鼓制度上诉通道大致为:

登闻鼓院→登闻检院→理检院

但也有很多案例显示,民衆击鼓鸣冤之後直接得到了皇帝的召见,并没有层层上诉。

本文采用了一个折中的设定,登闻鼓院收到的诉状,事情不大可以直接在院中由判官审理;倘若民衆上诉,把冤屈告到登闻检院,则必须上呈天听。和真实历史是有些出入的。

style="display:block;text-aliger;"

data-ad-layout="in-article"

data-ad-format="fluid"

data-ad-t="ca-pub-7967022626559531"

data-ad-slot="8824223251">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