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伏子厚入座,温大雅开口询问李老的情况。
温大雅的父亲,与薛老薛道衡、李老李纲,乃是至交好友,温大雅兄弟三人,当年多受李老恩惠,故而眼下看到李老的孙婿伏子厚,便想知道李老如何。
“温叔伯放心,李阿翁一切安然无恙!”
伏子厚拱手说道,随后从怀中,掏出李老的书信,双手递交给温大雅。
正堂内。
温家众人以及武家兄弟二人,看着伏子厚,其实都有打量的心思,毕竟这少年居然是李老的孙婿,并非大姓,故而他们都很好奇,这少年有过人之处。
这时候,众人就看到温大雅突然惊讶的放下书信。
“贤侄是去晋阳鹰扬府,担任校尉?”
温大雅看着年纪轻轻的伏子厚,一脸诧异。
“什么?校尉!”
“他是校尉?”
听到温大雅的话,别说正堂上的温老,就是正堂内温无隐、温瑾、温振等人,还有武士棱、武士彟二人,全都一脸震惊的看向伏子厚,随即面面相觑的对视一眼。
“伏家小郎君,乃是校尉?”
正堂上的温老,此刻也忍不住轻声询问道。
“子厚此前时逢机遇,获陛下赐封奋武尉,前往晋阳鹰扬府领兵!”
伏子厚对着温大雅、温老说道。
这时候,原本还在打量伏子厚的正堂众人,此刻望着伏子厚的眼神,已然改变。
;就连温老与其一脉的叔伯,看向伏子厚的眼神,都热情许多。
温瑾、温瓒、温瑜、温璩兄弟四人更是一脸苦笑,不曾想,年纪轻轻的伏子厚,居然是父亲的同僚。
很早的时候,他们父亲温大有,就在李老李纲的推荐下,担任羽林骑尉。
如今就在太原鹰扬府领骑兵。
“贤侄如此年轻,便是校尉,当真前途无量啊!”
温大雅有些感慨的说道,怪不得少年会是李老的孙婿,当真不能貌相,年纪轻轻就已经是奋武尉。
随后温大雅看着书信,将书信缓缓收起。
“如今二郎就在晋阳城,统领鹰扬府骑兵,贤侄日后去到晋阳城,便将书信送与二郎,二郎看过,定会与贤侄细说晋阳一二!”
温大雅把书信,还给伏子厚。
“子厚,多谢叔伯!”
伏子厚双手接过书信,拱手感激道。
看着温家众人,方才在祁县城外,伏子厚便看过祁县的城池防御。
对于数百人,数千人的普通盗贼,祁县的城墙足够防守,但是对于三个月后的十万贼寇,恐怕祁县根本无法抵挡。
何况与张金称不同,魏刀儿这群超过十余万的贼寇规模,在这数年间,早已拥有攻城的大型机械。
伏子厚清楚两个月后,必须要把温家给接去晋阳。
正当伏子厚想要借机询问温大雅北方一众反贼的情况时,就突然听到武士彟的声音。
“伏校尉既然也去晋阳,不如一起同路,也好有个照应!”
三十八岁的武士彟,开口对着伏子厚说道。
武士棱也在一旁点点头,他们兄弟二人的来意,其实与伏子厚也差不多,不过不同的是,他们是带着不少钱财厚礼而来。
“二位武家叔伯,也要前往晋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