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先生微笑,然后转向少女,“不凝,倒茶。”
少女看了我一眼,“爷爷,用什么茶?”
“普通的就行了,来蹭茶喝的还能给他龙井么?”
方老先生倒是一点儿也不客气,我无奈的笑了笑。
“方先生,她叫你爷爷……难道是……”
我好奇的问。女孩对方先生的称呼让我意识到之前的猜测并不准确。
“方不凝,我孙女。”
“可是她……额……不像是混血儿。”
“我俩儿子。”
“哦……她的名字起得很有意思啊,有个不字,很少见。”
“她排的是不字辈。西汉戴圣,《礼记·中庸》君子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我们家到这几代,就是取中立不倚四字。”
方先生一家似乎确确实实是拥有悠久历史的家族,因为这种排字辈的取名方式即便在中国也几乎没有什么人在沿用了。中立不倚,方中正,他是中字辈,那么他的儿子就是立字辈。到了孙女,自然就是一个不字。
“不凝,有什么含义么?”
我问。
“形散神聚,臻至化境。我只是希望她不被现实束缚住,能够悠哉一辈子,如此而已。”
我和方老先生的对话就好像街坊邻居之间的闲谈一般,甚至让我忘记了外面世界的喧嚣和残酷。像他们这种家庭,能够将传统文化延续这么长时间,一味的死守肯定是办不到的。我从他身上看到的就是一种收放自如,既传统又不封闭,否则他也不会带着一家人跑到这个游戏里面。
方不凝走过来给我们斟茶,我客气的和她点了一下头。小姑娘微微一笑,显得又得体又大方,举手投足之间一股古典气息不自觉的就散了出来。这种气质是其他民族的女人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具有的,看的我赏心悦目。
两口茶下肚,我开口了。
“方先生,神宫的用法我已经钻研了几天,希望您能给我指点下迷津。”
“哈哈,指点迷津,英语怎么说?”
方先生突然笑了。
我微微一愣,然后用英语说了一遍。很奇怪,我不知道他为什么要提这个。
“那么你再把那个英语翻译回来。”
我照做了。指点迷津,英语其实就是很直白的“回答疑问”而已。两厢间相互一转,韵味全无,语言之间的区别一目了然。
“中西方之间,无论是语言,文化,习俗,甚至兵器,招数,武学都是非常不同的东西。传统的武学不断在被淘汰,简明而容易上手的西方武学却是不断在被扬光大,这不是没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