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
这两个字让五位考官感觉极为荒诞!
整个华夏的中药足足有五千多种。
能从五千多种药里精准地找到两味药怎么可能简单?
能和国医大师用同样的药,同样的克数,这怎么可能简单?
能精准地判断出这两味药七天能治好,这怎么可能简单?
“病例中患者是**被踢后才导致的阳痿。”
“用补肾壮阳的药和伟哥都无效,这就说明只存在一种情况,那就是**受损,导致里面瘀血阻碍气血运行。”
“所以正确的治疗方式应该是破血消淤和补益精血。”
顾言指着屏幕,声音不大,却清楚地传到了五位考官的耳朵。
“活血化瘀类最强药物是虫类,**是宗筋之所聚,而肝主宗筋,所以这药要选归肝经的。”
“满足以上两个条件,药物就很好选择了。”
“归于肝经的活血化瘀的虫类药物,一个水蛭、一个虻虫,一个土鳖虫。”
“对比之下,水蛭最合适,张锡纯认为它“破瘀血而不伤新血”,力虽猛但不伤正气。可使“瘀血默消于无形”。”
“而补益精血的药物最强的动物类药物。”
“补益精血就是补肾,所以这药要选归肾经的。”
“以上两个条件的药物有三种,紫河车,蛤蚧,鹿茸和阿胶。”
“对比之下,紫河车最合适,这药专功大补元气精血。”
“水蛭、紫河车这两味药组成的药方,方意在补不足之精血,以裨益肺肾之亏虚;同时消瘀阻于无形,以运行气血之凝滞,如此,自然能药到病除。”
顾言声音不急不慢,侃侃而谈。
话音落完。
整个考场变得静悄悄的。
甚至连呼吸声都微弱的仿佛听不到!
计时员和监督员呆呆的看着顾言,他们只是这个学校的文化课老师,他们不是中医,更不懂中医,
以前他们觉得中医很难,很抽象。
但今天第一次有人抽丝剥茧如此有逻辑的讲述看病如何选用药物。
他们第一次觉得,中医好像也不是这么难!
梁仁他们五位考官全都失神看着顾言,内心震动让他们完全说不出任何话来。
只剩下那一片震动在心头反复萦绕!
辩证很准确!
治疗思路很正确!
选药很科学!
克数很合理!
简单吗?
听
;着很简单,逻辑很清晰,但只有身为中医的他们才知道一点都不简单!
在杂乱的病症中只用了几秒快速找到症结所在!
然后又快速精准的找到合适的药物。
接着给出克数。
甚至直接说出这些多久能治好!
这还不是重点,重点是眼前考生的话不是无的放矢,药物、克数、治愈时间完全契合国医大师治疗的真实情况!
能做到这一步,已经不仅需要有大量的临床看病的经验,还要有足够多药物药性和功效的知识储备,更要有足够清晰的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