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府笑着说:“这个女倭寇,皮肤倒是白。”
我笑着说:“等她招供了,送给知府大人乐乐。”
知府赶紧摆手说:“本大人还要命呢,这种蛮人,招了就砍死得了。”大家哈哈大笑,折腾了很久,薛太监坐累了,女倭寇昏过去醒过来很多次,死活不肯投降。
薛太监也没有办法了,知府趁机邀请去听戏,薛太监借坡下驴,大家陪着薛太监去看戏,我让仆妇请了二夫人给女倭寇上伤药。
大家陪着薛太监热热闹闹的听了戏。
第二天,薛太监起身回京。我送薛太监上轿时,拽着薛太监耳语几句,薛太监看看我,想了想,点点头。我把前些天薛太监给我的银票塞了一部分给他,薛太监接过去,反手递给一个小太监。
薛太监一行人马浩浩荡荡的返京了。
我让老曹带人马,拉了门红衣大炮找一个山坡试验。
我带着4o为鸟枪手去校场看看。
在校场上摆了1o个箭靶,距离2o步,1o名鸟枪手端着火铳,面对着箭靶,一声呼喝,纷纷点燃药捻。一阵青烟过后,一阵轰鸣,草垛做的箭靶上净是窟窿,甚至有几处冒起青烟,威力确实吓人,知府吓的差点从椅子上滑下去。
为的鸟枪手向我施礼,我高兴的说:“这个东西威了,不管武功多高,都跑不了的。”
晚上大摆宴席,招待这些枪手炮手。老曹叽叽嘎嘎的说着红衣大炮的威力,一炮过去,一座小山都塌了一半,吹的云山雾罩。
酒席上,大家都很尊重这些火器营的官兵,认为他们来了,打倭寇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了。
一个老枪手说:“火器威力是大,但是装药,装弹很麻烦。事先装好,只能放一枪,如果敌人冲的快,那只能等着挨刀了。”
我觉得他说的有道理。
老兵说:“卖大炮给万岁的贺兰人说,可以采取分批的办法,一排人放枪,一排人装弹。”
我点点头,这倒是加快度的办法。照这个思路下去,可以整理出比较好的战法,提高度。
一个炮手说:“红衣大炮威力更大,但就是太重,很难运输,调整射角也很辛苦。”
这个问题我倒是早就想好了,但是需要大量时间。
酒席散了,我回到府里。
我躺在书房的躺椅上,老夫人陈氏和吴妈在旁边伺候着。
吴妈已经有了身孕,陈氏对吴妈倒是照顾有加,二人看我紧锁眉头,满怀心事,二人都不敢问,怔怔的看着我。
我想了一会说:“吴妈,我们还有多少可以动用的钱物?”
吴妈说:“还有不少,不知老爷要干什么?所需花销可有个数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