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供给不足,最简单的清水和饼子都难供应。
最大可能是吃自己带的干粮,偶尔点粮食给他们。
一路饮路边河水。
生水中还有大量寄生虫。
这个时代的人不懂寄生虫,但懂一个词叫水土不服。
体力透支,饮食供给不足,过度劳累,水土不服……
带走的壮丁,即使走的并不远,也会有相当多的人会死在路上。
谁知道哪个能活着回来,哪个会死在途中?
自是哭的凄惨。
壮丁,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
此时和后世不同。
妇人是做不了田里的重活,也没办法到城镇或地主家里揽货当长工苦力。
一旦壮丁不在……
一个家也就毁了一多半。
除了壮丁,还有十来个容颜清丽,身形纤细高挑的少女被带了过来。
一千多人的村落,挑出不到二百的壮丁,还有十来个合格的少女。
凡是被挑中的家庭,无不哭嚎相送。
却不敢阻拦。
在村中凡有敢拦的,公府护卫就是喝斥打骂。
甚至,有好多个男子被打伤。
这一下,众人知道厉害。
这不是普通的官府徭役和抓差。
这是宗室国公征差役,哪怕附近府,县官员前来,也只有乖乖配合的份。
哭泣之余,也有不少村民用仇视的眼光看向那高高在上的辅国公卫哲。
只是卫哲丝毫不会在意,挥了挥手,便带着差役前行。
他当然能从京师带人出来,但在京师……勋贵满街走,宗室也不稀奇。
闹的厉害,御史又要弹劾,难免要被隆安帝训斥。
甚至不准他随行。
那就会坏了大事。
出了京,在这穷乡僻壤,还不是任其施为?
别说打伤一些人,强征一些人。
便是打死几个,也就随手的事。
“走吧,管好那些民夫和民女,敢闹事的就用鞭子狠狠抽,不服管教的,打死勿论。”
卫哲没有多管那些他眼中蝼蚁般的村民,轻轻跺脚,车驾起行。
贵人们游戏风尘,视百姓为心腹手足,爱民如子的形象,其实真的是万中无一。
更多的,还是卫哲这样的。
即使有些贵人能约束自己,不在民间为恶,但其内心,其实也是和卫哲一样,视普通人为蝼蚁……只是有的贵人是随便踩踏,有的则迈步过去,不愿肆意杀生。
但内心本质,视为蚁民的心理是一般相同,并无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