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此英才,可喜可贺!
……
五更过后,顺字营和风火营都动了。
两营猛扑向前,摆出一副兜网抢猎物的架势。
一个区域内放几个营,猎物相对有限。
而且不肃清自己地域的猎物,不得去另外的区域抢猎物。
这都是规矩。
只有皇帝亲猎时,可以随心所欲。
皇帝又不需要和臣下争功,到皇帝下场时,基本上就是走个过场,摆摆样子了。
大家称颂圣人武功盖世,接受赏赐,皆大欢喜,完活回京。
这个时候,哪怕是亲王也要争抢。
大周的亲王又不是汉魏两晋时期,没有封地,不可实土之国,也不象明朝亲王,封到外地,建大规模的王府,坐拥一城,王庄遍布一省,王店做垄断买卖,还能私设税卡,等同强抢民财,朝廷根本不问。
前明亲王,最少都有百万亩地,几百万两银子身家,可谓富可敌国。
大周诸王,俸禄最高的双俸亲王不过年万两白银,普通亲王才五千两,郡王两千五,辅国公一千五,这个就不分等了,全部一致。
到五品辅国校尉,年俸四百两,也比一般五品官高。
另外就有相等数字的粮食,亲王年五千石粮,辅国校尉年四百石。
银子加粮食,这是固定收入。
还有一年赐几十匹布,绢,丝,柴薪等物。
哪怕辅国校尉也能养活几十口人,只是不能肆意铺张浪费,奢靡度日而已。
恰恰是后面这个,宗室勋贵忍不了。
开国百年,不似国初之时。
从宗室到勋贵都讲究享乐。
贾家就是一个缩影,各家勋贵大差不差。
宗室都暗中开有买卖,或自己搞,或是入股。
他们拥有权势地位,一般商家也需要披虎皮,大家各取所需。
另外便是在各种有机会的场所争取有所表现。
获得赏赐奖励。
或是双俸,或是赏金银绢布,最好就是赏给庄子。
哪怕是个一年收成几百上千石的小庄园,也是不无小补。
如此看来,宗王不滥封,俸禄菲薄也是好事。
最要紧的就是宗室无故不得出京,这算真正善政了。
其实也是和赵宋学的,基本上和赵宋管宗室的办法一致。
但忠顺王其实不必下场,下场也不必真的争。
他是亲王双俸,管理内府,多领一份正一品大员俸禄,又有大量王庄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