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了官绅,好处多多,家族底蕴不逊公侯武勋家族。
贾家的这家庭教育,完全是扯蛋式。
想起来不爽了就拖来打一顿。
平时根本不理。
也不管读书不读书,明礼不明礼。
这根子怕是在贾源和贾演身上了。
毕竟只是武夫,没有转型成功。
贾敬一直躲在玄真观修道,除了义忠亲王交代的事,外事一律不理。
他被一群宗王暗中带到铁网山,一直不明就里。
到了这边才知道是贾家出了个贾环,颇有出息,掌一营劲旅。
宗王们要贾敬做的就是把贾环带到诸王阵营中来。
这个差事,在贾敬看来根本不必卫哲出马。
只自己来就好。
按贾家的传统,小辈根本不敢反抗长辈。
就如贾母,贾赦,贾政有什么事,贾珍都得照办一样。
这是规矩。
当然,两府分治,早就分家各成一府,贾敬喝斥一句后,脸上神色放缓,又徐徐道:“环儿你年少不知事,哪敢对国公如此不敬!”
贾环抬眼招了这晦气老货一眼,心中也颇觉无奈。
诸王那边真的好蠢。
自己和贾家嫡脉的矛盾早就不可调和。
隆安帝心知肚明。
下的棋落的子都是按这个路数来,相当明显。
诸王却自以为是。
派了个辅国公加贾敬,以为就能令贾环乖乖听令……
真的是愚蠢至极。
“行伍在外,营主官见诸王,公,侯,只躬身半礼,见子,男,节度使,只抱拳半揖。”
贾环淡然道:“礼节的事说清楚了,就是这样。现在我要问了……敬大爷,何事至此?”
谢鲸和裘良眼见气氛僵硬,两人赶紧道:“环兄弟,辅国公和贵府敬大爷前来是好意,大变在即,咱们不能让你走错了路,将来连累贾家,连累自身。”
“哦?”贾环微微一笑,负手道:“请诸位细说。”
卫哲气的面色铁青。
他瞧不上贾环的这一营兵。
但几位王叔认为,贾环还是相对重要的一颗棋子。
毕竟过千入品高手,贾环本身还可比宗师。
这支力量用好了,可以用来攻坚。
所谓死道友不死贫道。
等贾环的兵损耗的差不多了,可坐收渔翁之利。
这个算盘,连谢鲸和裘良都不知道,贾敬也不知,只有卫哲隐约知道些。
所以这位辅国公不把贾环看在眼里。
只是炮灰罢了。
但此人蠢到以为贾环也不知道,而且会因为贾家和义忠亲王一脉的过往,还有自己的身份,对自己卑躬屈膝,有言必应。
只能说这些高高在上的顶层宗室权贵,顺风顺水惯了,就没遇到敢忤逆他们的人。
这导致他们极度自信,也鄙夷身份地位不如他们的人。
这种心理已经根深蒂固,很难改变。
毕竟不仅有信息茧房,也有认知茧房,一个人的认知和性格一旦成型,哪怕有人告诉他这样不妥,甚至会有大难临头,仍然是积习难改。
否则无法解释王朝末期很多匪夷所思的行为。
李自成大军围洛阳,福王一毛不拔,宁愿家产被农民军抄走,自己被制成肉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