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飞速中文>潘安传 > 第十三章 复仇(第1页)

第十三章 复仇(第1页)

第十三章复仇

柰何兮繁华,朝荣兮夕毙。

——潘岳

永康元年元月初九,洛阳城迎来了第一场大雪。硕大的雪片飘扬了一夜,将整个大地覆盖得晶莹无暇,却随即被晨起的人们陆续踩成了一片泥泞。

位于寿丘里的赵王府内,此刻也是一片繁忙景象。刚升任为右军将军的赵王司马伦不顾雪地冻脚,颠颠儿地指挥着仆从们搬运着一箱箱上好的银丝木炭。等到把几只大木箱都塞得满满当当,司马伦又猛地一拍脑袋,高声吩咐:“把本王最近新得的那个紫金小手炉拿出来,对了,还有宫里赐下来的几根虎骨,也包好了一并拿上!”

“王爷这么用心,是要给谁送礼啊?”一个声音忽然响了起来,伴随着踩踏雪地的簌簌声。

司马伦转头一看,唬得连忙拉着来人躲到了角落里:“你怎么来了?进门的时候,可被人看见了?”

“王爷放心,没人认出来。”那人摘下遮住大半张脸的风帽,露出一张俊美得有些妖异的脸来,正是从东宫逃脱后一直潜藏的孙秀。

“你还是小心些,虽说太子倒了,没人认得出你,可宫里那个女人厉害得很,不可不防。”司马伦一提到贾南风,仍然有所顾忌。

“宫里那个女人,怕是也厉害不了多久了。”孙秀搓了搓手,和司马伦一起走进烧着火盆的暖阁里去。他熟稔而自然地在暖阁里坐下,又端起新煮好的热茶喝了几口,这才笑眯眯地对司马伦道:“王爷可知,我方才去了哪里?”

“本王也奇怪,这么大雪,你跑到哪里去了。”司马伦方才见孙秀一张脸冻得青白,鞋子上也满是雪泥,显见是在户外走了许久。

“我方才去了一趟伊水。”孙秀回答。

“伊水,你去那么老远做什么?”司马伦吃了一惊。伊水是洛水的支流,位于洛阳城北三十里外,天寒地冻,往来这一趟可要费不少力气。

“废太子今天出城,我去看看情况。”孙秀捧着温暖的茶杯,虽然鼻尖依旧冻得红通通的,眼中却燃烧着热烈的火焰。

“你不说本王还忘了,皇后把废太子迁到许昌囚禁,就是今日启程。”司马伦点点头,复又不解,“不过废太子都树倒猢狲散了,你还巴巴地跑去看他做什么?”

“我不是看他,是看送他的人。”孙秀笑道,“皇后不许人相送,但还是有些不怕死的东宫属官连夜守在路边,痛哭流涕,里面甚至还有琅琊王氏的人。看周遭的反应,有些人对废太子,还是满怀同情呢。”

“同情有什么用,给废太子定罪时,琅琊王氏还不是连屁也不敢放一个。”司马伦轻蔑地道,“甚至废太子的岳父王衍,也赶紧逼着女儿王惠风和太子离异,深怕沾染到了一点晦气。”

“王爷的话固然有道理,但这点同情心,还是可以利用的。”孙秀凑近司马伦,压低声音道,“根据我们布置在禁军中的眼线,禁军将领普遍认为太子被废是遭人陷害,特别是右卫督司马雅、常从督许和殿中中郎士猗几个人,他们以前在东宫任职,现在更是公然表示对贾皇后的不满。那几个人虽然官职不高,但掌握殿中禁军的实权,若是我们能与之联手,推翻贾皇后不在话下。”

“推翻皇后,再把太子迎回来?”司马伦舔了舔嘴唇,紧张地问。

“若只是为了拥立太子,就不费这么多周折了。”孙秀笑道,“在太子眼里,王爷可是一直在讨好贾皇后一党,就算以后王爷帮他复位,以太子那种刚愎自用的性子,只怕对王爷也不会有什么恩赏。”

“那你的意思是?”司马伦知道自己脑子不够灵光,索性什么也不想了,只询问孙秀的主意。

“太子被废已经引了禁军的不满,若是太子死了呢?”孙秀的脸上蓦地闪过一丝狠绝,“贾皇后以前凭什么杀死汝南王司马亮和卫瓘满门,还不都是靠的禁军的力量!”

“你要杀死太子?”司马伦吓了一跳。虽然他满心向往孙秀为他描绘的美妙前景,但真要他下手杀太子,他还没那个胆子。

“当然不用我们动手。”孙秀朝皇宫的方向望了一眼,胸有成竹地道,“只要我们散布有人暗地里策划兵变解救太子的消息,宫里就有人急着除掉太子永绝后患。到那个时候,”他得意地一笑,“王爷只要振臂一呼,吊民伐罪,自然有无数人愿意追随在王爷左右。捉拿贾皇后,不过两个宦官的力气就够了!”

“军师高见!”司马伦恍然大悟,朝着孙秀竖起了大拇指。他还想说些什么,门外已有仆从高声禀告:“启禀王爷,礼物都收拾好了,是要现在送过去吗?”

孙秀这才想起初到之时,司马伦正兴致勃勃地搜刮着王府里的好东西,不知要去讨好什么人。以前司马伦送礼的对象是贾南风和贾谧,现在用不着了,他又换了什么目标?

见孙秀探究地望着自己,司马伦摸了摸脑袋,不好意思地嘿嘿一笑:“军师不要生气,我是看天气骤冷,檀郎的身子又一直不好,所以送几百斤木炭过去……”

“檀郎,檀郎,王爷到现在还对那个潘岳念念不忘!”孙秀果然生出了怒气,“王爷别忘了,潘岳是贾氏死党,废太子也有他一份罪责。一旦贾氏倒台,他可是死罪难逃!”

“军师又唬我了,檀郎的底细,齐王司马冏不是都告诉我们了吗?”司马伦略带些讨好地笑着,“他若不是我们一伙的,军师又怎么会把符水的解药交给齐王,让齐王藏在雪参丸里送给了檀郎?”说着,脸色沉下,再度端起赵王的架子,“以后大家要和衷共济,你再私底下去害他,休怪我不讲情面!”

“潘岳确实答应齐王反对贾氏,可那并不代表着他会效忠王爷。”每次提到潘岳,孙秀都忍不住要和司马伦争执一番。

“所以本王这不是在拉拢他吗?”司马伦涨红了脸,据理力争,“上次檀郎的夫人去世,本王还亲自去灵堂祭奠,檀郎对我的态度,比以前缓和多了!”

“那王爷就试试吧。”孙秀冷笑,“不过王爷要记得,潘岳这个人心思深沉,若是不能为王爷所用,那就留不得了!”

从永康元年正月到三月,洛阳街头开始流传起各种不祥的传言。有人说尉州地区下了一阵怪雨,雨点落在地上竟然都呈现血色;有人说天师们夜观天象,看见有妖星出现在南方天空;又有人说洛阳刮大风的那一夜,鲁国公府中贾谧的朝服被卷上天空百余尺,落下来时已经损毁得不能再穿。

种种传言,都是孙秀惯用的老路子。他知道人们最害怕什么,也最想听到什么,所以这一切天降异像,末了都会与皇后陷害太子的事件联系在一起。

而这些传言中,最可怕的还是关于殿中禁军密谋兵变、废黜皇后、复立太子的消息。皇后贾南风以前就是靠操纵殿中禁军兵变起家,如今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贾南风就如同被猛兽环伺的笼中之鸟,其惊恐无助之感可想而知。

除了贾南风,贾谧也惶惶不可终日。他召集“二十四友”询问对策,大家却也无计可施,只建议贾氏彻查禁军将领。可是禁军将领上至司马氏诸侯王,下至地位低微的殿中中郎,总共有一千多号人,怎么彻查得过来?最后,还是贾谧之不耐烦地说了一句:“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寂静无声,然后一个一个借故告辞。贾谧这一生中习惯了前呼后拥,一呼百应,从未遇见过这样孤立的场面,满心惶恐之下,立刻进宫求见贾南风。

贾南风这些日子也受够了流言蜚语,听了贾谧的建议之后思索了很久,终于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召来了她多年的心腹——太医令程据。

潘岳是在废太子司马遹死后的第二天得知这个消息的。那时候他照常去鲁国公府议事,一进厅中就现气氛不对,号称“二十四友”的各位幕僚们三三两两地聚集在一起,小声而迫切地讨论着某件事。

“哎呀,安仁,你听说了没有?”石崇一见潘岳进来,连忙急吼吼地将他拉到一旁,在他耳边低声道,“废太子死了!”

“怎么死的?”潘岳大惊,连忙追问。

“当然是被……害死的了。”石崇虚虚地指了一下皇宫的位置,把自己打听来的信息一股脑儿灌进潘岳的耳朵,“皇后让太医令程据配制了‘巴豆杏子丸’,让内侍孙虑带到许昌,想要混进废太子的饮食之中……”

潘岳默默点了点头。巴豆和杏子都有催泄的功能,看来贾南风是想制造废太子患痢疾而死的假象,从而让人抓不住把柄。这样的手段,和她当初无形中毒死司马攸如出一辙。

石崇不知潘岳心中所想,自顾说下去:“谁知废太子为人精明,到许昌后饮食都亲力亲为,孙虑根本找不到下手的机会。于是孙虑找看管废太子的治书侍御史刘振帮忙,把废太子的住处迁到了一处死巷之中,封锁入口,断绝饮食,怎奈总有人同情废太子,暗中送进食物,孙虑的打算又落了空。”

“那太子究竟是怎么死的?”虽然自司马遹被废潘岳就预测到了他的死亡,但此事究竟与自己有关,潘岳心情激荡之下,连“废太子”的“废”字都忘了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