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来想让天子暂避成周,结果天子说怕是成周国人也容不下他了。
他只能兵分三路:一路护送天子暂居虢国;一路派人紧急知会东方诸侯;自己则继续前往宗周。
他走到半路又听说太子被国人杀了,简直是天都要塌了,连忙加快度。
正好遇到西来的申伯、秦君仲,他们是接到召公命令而来,保卫宗周,秦君仲的状态好像不太好,似乎刚哭过一场。
“虢公!你还好意思问?”芮良夫批评道。
“你要是多劝劝天子,而不是跟着荣公夷胡闹,局面会是现在这个样子吗?”
“虢公,我把太子保下来了。不过现在也就我们这些人知道。”召伯虎并没有细说怎么保下来的。
“国人现在正处于气头上,天子不能再回来了,你那虢国还是王畿内,我怕天子呆在那,他们也不愿意。”召伯虎叹了口气。
“说来也是天子自己作的,我也有一份责任。当初我劝谏天子不成,才有此祸。”
“现在太子要是死在我手上,天子怕是会以为我把他当作仇人,所以才杀其子而泄愤吧。”
“难道就由这些人胡闹?没有天子掌舵,这怎么行?”
“现在暂时就由我们几个代政,走一步看一步吧。”召伯虎也很是无奈。
“召公!犬戎入寇犬丘,我去的时候我族已经没几个活口了。”
秦君仲汇报道,他咬牙切齿,满目通红。
“该死的犬戎,我秦嬴与你不共戴天!”
屋漏偏逢连夜雨,本来就已经够糟了,犬戎还趁火打劫,简直是火上浇油,召伯虎真的是头都大了,但再头大也得把危机渡过去。
“召公、周公、诸公。”有小臣来报。
“宋公、虞公、卫侯、鲁侯、晋侯、齐侯、邢侯等诸侯联名上表,询问天子与宗周的情况,他们建议他们与诸卿共至成周商讨局势。”
诸侯们听说国人们暴动后也是十分害怕。
宗周国人能把天子赶跑,还把太子杀了,连天子都不要了。
那他们的国人万一也有学有样,把他们也赶跑,把国君制给废了怎么办?
虽然宗周越衰落,他们就越能独立自主。
但是他们还需要天子带领他们对抗北狄东夷南蛮呢,没有天子引领王师,号召诸侯联军,以后这仗还怎么打?
以召伯虎为的卿士们也苦口婆心地劝告国人。
天子是宗法礼制的核心,没有天子,王畿凭什么统领广袤的东土?让畿外诸侯向王畿朝贡?无论是卿士还是国人的利益都会受损,最后终于争取到了国人们的些许让步。
终于卿士、国人、诸侯三方达成了诡谲的平衡。
天子胡被晋侯接于晋,居于汾水处的彘地,为了不违背《周礼》,虽然卿士们对天子胡恨得只咬牙,但既不敢废了天子胡,也不敢另立新君,仍尊其为天子。
为了不让诸侯过度渗透王畿,影响卿士们对王畿的掌控。
也为了遵循宗法,减小卿士们与天子的冲突。
在与诸侯们多轮唇枪舌剑后,卿士们找了一个卫国旁边毫无存在感的共国的国君共伯和,来摄行天子事。
实际上他一点权力都没有。一切事务都是由召伯虎、周公总领,卿士们集体行政。
ps:1。虢公长父的出土墓葬十分隆重,不太像是传世文献中臭名昭着的样子,可能是他东迁西虢国后,没有直接参与此事。
2。共伯和是谁?我感觉卫武公和师龢父都不靠谱,就是共伯和算了。
3。召公调包计这事太诡异了,国人都没见过太子?后来国人现召公骗了他们,太子死而复生,又怎么看召公?这时的东土诸侯在干嘛?我已经在脑洞大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