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卿把这块地赐给了郑公孙,不是完全解决了诸卿之间的矛盾吗?”
“后来呢?”晋悼公询问道。
“我在这里清楚的看到,后面韩起还不是把这座城给吞了?”
"公父,那是公孙段家族献给韩卿的。”
”人家觉得自己掌控不了州县,担心州县在未来会引起晋郑两国争端。”
“这座城当初本来就是韩卿给他们的,现在把地给韩卿后,就能解决以上两个问题,一举多得啊!”
“唉!”晋悼公前不久才深深地意识到自己被韩起给糊弄过去了。
不止是他,智罃、中行偃、范匄、赵武、叔向全部都被韩起给骗过去了。
此人城府太深,又是假公济私之徒,再配上他这个蠢儿子。
“公父,怎么了?”晋平公看着晋悼公一脸死灰的表情,小心询问道。
“算了算了,说了你也不懂,叔向呢?”晋悼公长叹一声,跳过了这个话题。
“叔向呢?”
“羊舍师傅天天板着个死人脸,天天唉声叹气,烦人的很,好没意思。”
“上次前几年齐国晏卿到访我国,和羊舍师傅两个苦瓜脸一拍即合。“
”一个哀叹齐国药丸,国家迟早要落入田氏手中。”
“一个哀叹晋国药丸,国家迟早要落入六卿手中。”
“要我说,今朝有梦今朝醉,人生须臾短暂,老想着死后的事情干什么?”
“你给我滚!”晋悼公抄起木棍,就要捶晋平公。
“晋侯,要不要搭把手。寡人出手,帮你抓住他!”楚康王在一旁附和道。
“公父,我还有个问题,想问您呢。”晋平公撒腿就跑,还边跑边叫。
“你还有什么要说的?”晋悼公怒气冲冲的盯着这个不争气的儿子。
“人家子产在郑国自己的国家上,把刑法铸在鼎上,和羊舍师傅有半毛钱关系啊!”
“羊舍师傅还写信去指责人家。”
子产在担任郑国三把手为政后,对郑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明确城乡差异化管理,虽然很多国人因为利益受损,聚集在乡校中骂他,但子产并没有毁掉乡校。
他认为国人的意见堵不如疏,执政者反而可以从乡校中得知国人的看法。
“呵呵!这子产,可比姬胡这种堵别人嘴的,不知道要高到哪里去了。”武王又提了一嘴陈年旧事。
“要是姬胡当年也这么做,也不会有后面被国人轰出国都的事了。”
借着夸子产的功夫,顺便编排了一波厉王胡,弄得后者好生尴尬。
子产还制定了对国内卿大夫的考核制度。
在正卿当国子皮的支持下,此改革冲破了穆族的阻力,成功推行了下去。
在前二者的基础上,子产进一步改革田赋制度,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收税,加强朝廷的收入,这其实是很多国家都在做的。
但公然把成文法刻在鼎上,再也不收起来了,国人整天都可以观看,这还是头一遭。
“叔向说啥了?”晋悼公问道。
“额,一时间给整忘了,哈哈!”晋平公不好意思的笑道。
“我来说,叔向的意思是。”系统接过话。
“在推行了成文法后,民众在遇到矛盾的时候,将会抛弃礼,到书上找相关条文,咬文嚼字,争利不止。”
“使得原本很多违背道德习惯的行为不再视作犯罪,很多人会利用法的漏洞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就会出现讼棍,讼棍依据成文法将判决倒向不合情理的结果,法官也无法进行变通。”
“子产认为,由于《周礼》越来越不起了作用,过去的习惯法的稳定性越来越低了。“
“而且过去人少,现在人也越来越多,仅靠习惯法,根本是管不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