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飞速中文>猎证法医5重案日记 > 第318章 番外之三祈老师养父组一(第1页)

第318章 番外之三祈老师养父组一(第1页)

◎上帝作证,好想吻他◎

(一)

南半球的雨季潮湿、闷热,白天阴沉得像夜晚,空气中总有一股子发酵的味道。生活在奥里诺科平原上的人们结束了一天的劳作后,三三两两聚集到酒馆内,喝着最烈的朗姆酒,抽着劣质的雪茄与烟草,用混杂了当地口音的西班牙语大声交谈。话题大多围绕着女人、性、糟糕的雇主还有令人沮丧的经济,语气激昂用词粗鄙。暗沉的光线中,烟草和尘土的细末翻飞,来此的客人大多是深色发色深色皮肤,只有吧台边的一位金发客人显得与周遭格格不入。

对于这位在酒馆里泡了快十个小时的客人,酒保从一开始就“另眼相看”。在这里,他见多了这种徒有其表的异国旅客:一副好皮囊和富有教养的举止,看着像个有钱人,但光秃秃的手腕出卖了体面——表已经卖掉了,或者,在街上被抢走了,甚至有可能是去警局报案的时候,被警察以搜集证据为由贪污掉了;手里为数不多的美金绝不够对方负担一晚足够安全的酒店,更何况现在没有安全的地方,罢工潮还在蔓延,街面上不时出现帮派火并的场景,□□和子弹随时随地擦头而过。

当地人已经习以为常,只要火不烧到自家屋檐上,日子该怎么过还怎么过。可这位倒霉的美国人,或者英国人,再或者来自其他什么盛产白种人国家的家伙,总之短时间内是无法离开这个该死的地方了。机场被暴徒占领,虽然还有小型滑翔机可以雇,可加飞行员一小时至少上千美元,这可是当地人工作一整年的收入。

而且,这位客人的西班牙语实在糟糕,貌似是连给翻译的钱都支付不出来的样子。然而下一次他还是会来的,酒保断定,无论是为了盛产的美女还是廉价的毒品,亦或者是那些埋藏在山里的矿产,直到被这片曾让无数殖民者垂涎的土地榨干一切。出于同情,他为男人面前的空杯子里添满朗姆酒,在对方警觉看向自己的同时比了个“我请”的手势。

感谢上帝,这地方还有好心人活着——默念着感恩词,西斯维尔仰头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汗味酒味漂在空气中,粘稠得像加多了面粉的奶油汤,即便如此,他也不得不忍受。为了观摩世界上落差最大的安赫尔瀑布获取作曲灵感,他从纽约一路辗转来此,几乎花光了积蓄。现在背包里有成摞的谱子,回去拿给经纪人就能换成大把的美金,但,他离不开这该死的地方了。吧台上方架着的十二英寸黑白电视里正在转播斐济的政变新闻,却没有记者来报道这鬼地方的混乱。

罢工,区域性暴动,诈骗犯导游,堪比劫匪的警察,更可恨的是,领事馆的电话完全打不通,他彻底被困在这里了。现在只能寄希望于有个美国人出现,同时身上带着足够的现金。

“一杯莫吉托,薄荷味的。”

吧台那头的声音穿透嘈杂,直直敲上西斯维尔的听觉神经。出身于音乐世家,他的耳朵从小就被莫扎特贝多芬柴可夫斯基们的传世之作训练得异常敏锐,那熟悉的布鲁克林口音让酒精麻痹的大脑瞬间清醒。

循声侧目,他看向刚才问酒保点莫吉托的男人:大约六英尺高,体格结实,半袖衬衫的下摆塞在裤子里,勒出紧致利落的腰际线条;明明是张东方人的面孔,眼窝却有如欧罗巴人种的深邃,看上去是个亚裔混血;年纪不太好判断,东方人总是显得很年轻,大概……也就二十出头的样子?

但是无论如何,感恩上帝的垂怜。在心中默念感恩词,西斯维尔离开吧台穿过人群,靠到那人的右手边,故作轻松地打招呼:“嘿。”

对方侧过头,乌眸凝着微光,上下打量了一番面前金发碧眼的陌生人,没什么语气的回道:“嗨。”

“西斯维尔??莫拉克。”西斯维尔伸出手,开心到不用装:“我从纽约来的,曼哈顿。”

“维克多??李,布鲁克林。”

显然对于这个莫名热情的“老乡”无甚好感,维克多丝毫不掩饰眼中的警惕。这时酒保递来杯莫吉托,他接下后并没喝,而是端起杯子往旁边挪了一个座位。

“我是来旅游的。”西斯维尔紧追不舍,哪怕维克多已经表现出了明显的拒意,“你呢?”

对方抬腕看了眼表:“工作。”

如此冷淡却难不倒西斯维尔,为了能离开这鬼地方,他可以聊上几个小时:“你是韩国人?日本人?中国人?”

从小便因偏亚裔的面孔而听到无数次同样的问题,眼下维克多只能强忍不耐:“我说过,我来自布鲁克林。”

“不不不,我是问你的父母。”

“他们也是布鲁克林人。”

“祖父母?”

“……”

终于,维克多又拿正眼看向西斯维尔,语气丝毫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莫拉克先生,我在等人,不方便和你闲聊,如果你实在没地方去,我可以借你点钱,搭车去加拉加斯的领事馆,那的人会帮忙给你弄一张回纽约的机票。”

自知被对方看穿了处境,西斯维尔不得不放下仅剩的尊严,低声道:“去加拉加斯的路全断了,现在最好的办法是借道哥伦比亚离开这鬼地方,但是我的钱被导游骗了,去报警,劳力士和徕卡也被警察扣下了,上帝作证,那两样东西值好几万,他们居然连个收条都不给我打!还把我从警局里赶了出来!”

维克多面无表情的看着他,眼里写着“既然你来这就该知道这是什么样的鬼地方”。南美洲各个国家的治安都不怎么好,带手表和相机?不如带把枪来的实在。

看他不说话,西斯维尔纠结片刻,试探着问:“我是茱莉亚音乐学院的教授,如果你愿意借我两千美金,回纽约后我保证如数奉还,怎么样?”

教授?在维克多的认知里,教授头衔要有年龄加持才可信,然而这位莫拉克先生看着不过三十上下的模样。当然搞艺术的不能用常理去判断,在音乐和绘画等领域,有天赋的人会跑得比同龄人快很多。

为打消他的疑虑,西斯维尔又从背包里掏出护照和几张乐谱:“看,这是我的证件和作品。”

确认过护照上的身份信息,维克多挪动视线扫视一行行音符,紧绷的表情渐渐放松下来。自小深受钢琴家母亲的熏陶,他对音乐有着一定的鉴赏力,这份手稿中展现出的谱曲才华足以令他的警觉稍稍褪去几分:“你作的曲子?”

西斯维尔点头确认:“是。”

“你是个天才。”

“从三岁起就有人这么说我。”

“……”

这人还真是骄傲啊——默默吐槽了一番,维克多递还护照与手稿,坦诚道:“我没带那么多现金在身上,这样,我给你个地址,你去那等我,如果明天的这个时候我还没出现,你去爱提思大街97号找一个叫穆克的杂货店老板,就说,你是维克多的朋友,他会想办法把你送到加拉加斯去。”

说完便拉开背包拉链取出支钢笔,又问酒保要了张纸写地址。借着昏暗的灯光,西斯维尔注意到,维克多的包里放了把枪。心头微跳,他重新审视起眼前的“救命稻草”——即便是坐着,肩背依旧挺直,臂上肌肉紧实血管清晰凸起,执笔的右手虎口处有层粗厚的茧子。

数种猜测划过大脑,他下意识地问:“你当过兵?”

写字的手一顿,维克多犹豫了几秒,平淡道:“七十五步兵团。”

西斯维尔顿感惊讶:“哇哦,听说那是培养特种兵的地方。”

没理会他的吹捧,维克多“嚓”的扯下半张纸,又从裤兜里摸出沓现金,用纸裹上交到他手中:“拿好,莫拉克先生。”

归家之路终于有了着落,西斯维尔放松之余会心一笑:“叫我西斯维尔就行,因为莫拉克家族已经把我这个浪荡子除名了。”

“恭喜你开启新的人生。”

四目相对,维克多发现,西斯维尔的眼睛在酒吧昏黄的灯光下呈现出祖母绿般的翠色,就像藏在亚马逊雨林深处的幽潭,有着慑人心魄的魔力,只是这样静静地看着,便有种要被吸进去的错觉。

强迫自己挪开视线,维克多叮嘱他:“注意行李,别再被人抢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