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必须极力补强自身的思维能力,包括比较,分析,联想,提炼,抽象,概括,推理,判断,综合在内的一整套思维过程。
第三,最好能够提升自身的智慧。
前两者,属于必须要达到的条件,至于第三者,则属于锦上添花。
倒不是说陆钧不想成为一个“智慧”之人。
相反,他十分渴望拥有常人无法企及的“智慧”。
问题的关键在于,在陆钧目前的认知中,“人的智慧”这样人为设定的高度抽象的概念,其实很难用准确的语言描述和定义。
实际生活当中,“智慧”这个词,更多是时候是用来称赞别人的某种行为。
譬如有人把举一反三称作智慧,有人把急流勇退称作智慧,有人把八面玲珑称作智慧,有人把明察秋毫称作智慧,还有人把老谋深算称作智慧……
至少,陆钧还没见过那个人,能够给出“智慧”的准确定义。
以他自己这些年来的粗浅认识看,“智慧”是一种属于生命独有的,基于身心的高等思维创造活动。
包含生命体对一切天地自然,虚实万象进行感知,认识,记忆,理解,分析,判断,升华,创造的过程。
更是他认识中,判别生命与非生命的本质因素之一。
这一过程中包含的变量实在太多,可以说时刻处在混沌状态。
因此无从精确描述,无从准确定义。
相应的,以陆钧的认知程度,也无从凭空造化,炼假成真,造炼出一桩所谓提升“智慧”的事物。
话说回来,从这里也能得出一个重要结论。
那就是太虚造化炉这桩至宝,除了“先天之气”这个明面的限制之外,还存在一个隐形限制。
那就是使用者的认知边界与想象能力。
所谓无中生有,凭空创造,炼假成真的前提,先得使用者脑洞大开,突破认知,想象得到,构造得出。
对于那些使用者无从认识,无从理解,无从想象的事物,纵然有太虚炉在手,依旧无从企及。
这个现象,其实很像是科学家研究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不断推翻旧的认识,建立新的认识的过程。
想要推陈出新,只能不停地接受各种各样的信息冲击,并对其进行理解,分析,推理等等完备的思考,才有那么一丝希望突破认知边界。
这也是陆钧对自己将要炼假成真的第一件造物,设定必须提升自身记忆与思维能力的原因所在。
强大的信息记忆与检索能力,能帮他将人类社会几千年积攒的庞大信息,快吸收进自己的大脑,从而建立属于自己的级信息库。
强大的思维能力,则能让他对这海量的信息拥有强大的处理能力。
能让他真正将信息库中庞杂的信息理解吸收,从而拓展自己的认知边界,充实自己的认知框架,进而塑造自己应对处理内外各种需求的能力。
换句容易理解的话说。
他这两项要求,相当于给一台用料普通的电脑,换装一整套更加先进,性能更加强大的cpu,gpu,内存,以及闪存。
只有具备这项基础能力,他才能结合一切实有的实在的知识,一切虚妄的幻想的概念,为后续使用炼假成真的能力,造炼其他事物,做好充分的准备。
基于以上这些设想,他从昨夜到现在绞尽脑汁的思考过后,列出了几种备选项。
先是现实世界中,实有的实在的能力。
当其冲的,便是人们常说的一种天赋“过目不忘”。
其次,便是一种比较罕见的名为“忆症”的病症。
从日常生活的经验角度判断,绝大多数被人称赞“过目不忘”的那些人,其记忆能力虽然比大多数寻常人要强很多,但还远远达不到陆钧设计中的要求。
而忆症患者的病症表现,虽然已经极其接近陆钧的要求。
但这种病症能力,无法被患者主动掌握使用,只能一直被动生效,从而使患者失去了“忘记”的能力,这显然是个很大的弊端。
对比之下,哪怕前者不满足设定要求,但陆钧还是更倾向将前者作为备选之一。
当然,如果有需要的话,忆症也不是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