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飞速中文>穿越当县令 > 第27章(第4页)

第27章(第4页)

宋教谕学得倒是快。

但衙门这份也不能少,只是从银钱换作粮食布匹送到张文胜家中。

如此殊荣,更是让县里读书人羡慕不已。

看看人家。

再看看自己。

没能去府试的,甚至被拉来田间做事。

要是自己能考上就好了啊!

那样光宗耀祖,被纪大人赏识的,就是他们了。

不用多说,今年年底的入学考试名额竞争,只会更激烈。

剩下四个学生回来,纪楚则给他们放了几日假,又专门看了他们文章,算是给他们鼓励。

一次落榜而已,明年再来就是,万不能气馁。

等宋教谕冷静下来,再次来衙门拜谢。

去年他有多沮丧,今年就有多高兴。

以前只想着县里大户们学习条件好,请的老师好。

所以觉得他们的子弟们多半更容易考上。

事实上并非如此。

那贫家子弟明显更多,而且更吃苦。

读书这事,本就要吃苦的。

在纪楚看来也是如此。

吹精英教育的方式可以,但吹精英的后代就不必了。

什么贵族端庄优雅,什么有钱人性格更好。

都是什么胡话。

在这时代说句大逆不道的。

若精英的后代一定是精英,最好的教育一定能带来更好的人才。

那掌管天下的皇家子弟们,一定最有出息吧。

那世家大族必然代代相传,永远不会消失吧。

但该亡国的还是亡国了,该衣冠南渡的还是南渡了。

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

可不是一句虚话。

不拘一格降人才方是真理。

只要县学不再只对大户豪绅们的子弟开放,别说秀才了,举人进士都会有的。

纪楚大逆不道的话咽在肚子里,只讲了:“不拘一格降人才,当年春秋战国魏文侯礼贤下士,当时的魏国人才鼎盛。”

“齐国的稷下学宫,吸引天下英才。”

再看秦国灭六国,也是当年秦孝公不论出身门第,求贤若渴。

“县学虽只是朝廷广纳人才的方寸之地,却也是替社稷替朝廷第一个门户。”

“我们的事若不做好,哪来那么多人才可用。”

纪楚一番话,听得宋教谕热血澎湃。

听纪大人说话之前,他只是个小小的县里教谕。

听大人说完之后,他则是替皇上广纳人才的第一个门户!

仿若天下兴亡已经在自己手中了。

等宋大人欢欣鼓舞给三叔写完信,好好讲一讲自己的宏图大志,好像有哪里不太对?

收到信件的州学宋三叔刚忙完州试的事,就看到侄儿热血沸腾的豪言壮语。

其中对纪县令的言行夸了又夸,显然已经全身心信服对方。

宋大人很是无奈,不过想了想,去州衙门的时候,“顺嘴”提了这事。

那衙门众人多数都是科举出身,对不拘一格降人才这句话,自然连连点头。

再有些出身不好的,听到纪县令对不论出身门第的说法,更是认同。

也有不服的,此刻不敢多说。

因为纪楚的后台是谁,他们现在还不知道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