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说也是官学的学生,不算普通匠人,而且要是能继续研究数科,那也不错。”
前者当然为实际考虑,后者则对数学更感兴趣。
其他各县学生议论纷纷时,安丘沾桥两地学生,已经准备好入学了。
但说起来,州学最想要的学生,大概还是去年的府案首林元志。
所以林元志不情不愿地过来了,其中很大一部分,还因为纪大人在州城。
不仅是他,还有之前的秀才张文胜。
他们都被选进州学,可以过来备考今年乡试。
两人不是磨叽的人,干脆跟着来州城的学生一起来了这里。
既然要去见纪大人,肯定是他们两个领着学生们前去。
林元志不用说,他还是对棉花格外痴迷,若不是因为乡试,估计还会研究棉花。
张文胜则因为家里养蜂蜜,最近还帮着看蜂箱。
故而两个人来得比起其他秀才都要晚。
故人相见,大家自然很是开心。
再听说数科找不到人的时候,林元志差点跃跃欲试。
纪楚连忙道:“别,你要是来了数科,不管科举,王学政能直接端了新老数科。”
毕竟科举才是学政的政绩,不能明抢,至少现在不能明抢,如今数科风头已经够大了。
林元志跟张文胜颇为遗憾,只好作罢,但心里却想着为数科出份力。
但不等两人再提,就听纪大人道:“放心吧,数科会有人来的,你们好好备考乡试即可。”
有了纪大人的话,他们两个瞬间安心,听话肯定没错的!
等这两人去了经科,州学众人对小宋训导跟纪大人更是遗憾。
看看你们手里的学生,多好啊,为什么不继续培育这样的学生?
纪楚不多说,而数科其他人听了纪楚的吩咐,安心准备教案,只等着州试结束再说。
没错,他们数科的招生,放在州试结束。
没考上秀才的读书人,要不然别走那一条路了,来数科看看?
如今的州城,聚集了十七个县以及州城本地所有童生。
肯定有对科举无望的,肯定有对数科感兴趣的。
等到州试出榜单那一刻,就是他们招生的时候!
这也是纪楚拒绝林秀才跟张秀才的原因。
让他们过来,显得数科门槛很高一样。
那样怎么招落第的读书人?
再说,落榜而已,又不代表这个人学问不好,或许是方向没找对呢?
纪楚这一番话,数科众人听得连连点头。
听纪楚的!
等到州试放榜了再说!
其他的官员夫子,都是想着招揽上榜的读书人,也就他们,准备捡落第的。
州学数科这边,已经不像之前那般清闲了。
四位夫子分别准备新教案的同时,还会研究工司派来的任务,那就是改进弹花机跟棉花织布机。
理论跟实践的结合,这不就开始了。
至于学生?
再等等呗,反正他们不着急。
也是最近州学忙着州试的事,故而没发现数科众人异常,只觉得他们沉得住气。
倘若他们问上司要了那么大的官署,还一事无成,早就坐不住了。
纪楚去工司户司的时候,甚至还有同僚在问:“纪楚,你不着急?”
纪楚有什么可着急的。
慢慢来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