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楚知道怎么往上爬,可他并不在意。
如果他真的在意的话,在自己暗示指荒为田的明路时,他就应该知道怎么做。
就算不做,也该像张推官那样明哲保身。
其他人或许会忽略他,但自己在监牢里三年多时间,没有一天不在想这件事。
就是纪楚。
就是他。
一切都因为他的到来而不同。
他把大家害成这样,竟然毫无表示,连看都不看自己一眼。
赵金川赵师爷再恨也没有用。
距离他的死期并不远。
就连他以为的靠山二王爷,只怕是最想让他们死的。
这些人对二王爷来说不再是敛财工具,而是麻烦。
距离京城越近,死得越快。
邓成知道纪楚心情复杂,因为只惩罚这赵家三兄弟,其实并不符合他的想法,所以低声道:“放心,许知州还有三封信发了出去,不会就这样罢休的。”
三封信?
一封送到京城,一封送到隔壁陇西右道的永锦府。
最后一封,由心腹亲自送到常备军岳将军手中。
纪楚有些奇怪,京城跟岳将军还能理解。
永锦府是为何?
纪楚知道这个地方,前段时间去拦赵管事,他们就去了其中的一个小县。
邓成知道他疑惑,解释道:“他们知府对棉花很感兴趣,永锦府本就做纺织生意,无论是原材料,还是纺织好的布匹,他们都能大量收购。”
甚至府名都是由此而来。
如果说江南织造整个平临国之闻名。
那永锦府便是,陇西右道,甚至整个陇西的江南织造。
就连他们曲夏州官员的官服,基本就是那里产的。
那里的知府,听闻白叠子重现,自然是支持的。
不过他本以为,沾桥县会继续织白叠子布匹,没想到是做棉衣,所以没再多说,只是观望。
许知州把这件事说给永锦府知府听,也是让他心里有个准备。
又或者说,让永锦府有些危机。
二王爷一句话,就要断了棉业。
岂不让人心惊。
倘若永锦府那边惹到他,又会有什么幺蛾子。
纪楚惊讶,原来还有这种渊源。
那他们五月底在永锦府的一番折腾,已经给当地知府提了醒,如今再有许知州的信件,肯定会有考量的。
许知州不愧是知州啊。
几方联合起来,一定要让二王爷吃次教训,否则对不起整个曲夏州!
永锦府知府参一本。
曲夏州再参一本。
更重量级的常备军岳将军,同样会不高兴。
谁让常备军也在种棉花。
你一个二王爷,还想插手军中之事?
还管到边军头上。
作为二王爷,先不说还有兄弟姊妹。
只说上面的太子,最上面的皇上都在,是不是有点过于胆大。
不让种价格便宜的棉花,他们边军穿什么,你二王爷给大家买皮货吗?
真要这么做,他岳将军也不介意。
三管齐下。
二王爷接下来的日子不会好过。
太子自己也要掂量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