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让他面对纪大人的时候,简直无话可说,就差把这条命送给大人了。
纪大人还笑,说他要命没用啊,还是好好做事吧。
董千户看向兄弟们,开口道:“去吧,我押送最后一趟,估计七月上旬就能出发。”
“告诉邓将军这里发生的事,千万要记得这是纪大人的努力。”
这话自然是私下里说的,可不用他吩咐,大家都知道要说什么。
众人纷纷点头,踏上押送棉衣的回途路。
来的时候有多忐忑,如今就有多高兴。
路过永锦府的时候,他们还听说马家的一些事。
“他们家卖了好多铺子,几个兄弟都分家了。”
“还想着看纪大人的笑话,还想着沾桥县做不来那么多棉衣,他们可以帮忙,现在傻眼了吧。”
“都是他们自作自受,那些白叠子也砸手里,听说有人的富户宁愿买其他人家的次品,也不买他们的。”
“为什么啊?”
“还能为什么,都说他家走背运,谁买谁倒楣。”
“这话谁说的?!着实可怕啊。”
“曲夏州那个新学政啊,他之前可是宫中钦天监的,有点本事的。”
“那确实要信。”
运送棉衣的士兵们面面相觑,还有这说法?
那不得不信了。
再仔细听马家的事,据说赔了不知道多少钱。
他们府衙的人也很不耐烦马家,说是他们惹是生非,让知府十分不快。
总之多种原因下,如今的马家已经不成气候,最风光的则是丁家,那个跟纪大人合作的丁家。
丁家他们知道,给沾桥被服作坊的衣料又快又好,每每过来还很客气,看来获益着实不小。
他们回广宁卫的途中,遇到不少快马加鞭奔向曲夏州的商贾。
目的只有一个。
缝纫机!
他们要数科的缝纫机!
对了,身边有没有数科联盟的人啊,能不能托托关系,买一台回去?
那样高的效率,他们真的想要!
途中歇息的时候,那些商贾们还好声好气,想求求他们,看看机器缝制的衣服。
这也不是什么难事,再看他们又是请吃饭又是请吃肉的份上,拿出一件让大家瞧瞧。
不看就算了,这些专业的商贾们,揉揉自己的眼睛。
针脚完全一致,这是最好的绣娘才能做出来的,而且这么细密,更需要费神。
所有角度完全一样,分毫不差。
放在绣品里,绝对是上等货。
缝纫机比他们想象中的,好像还要好。
以前怎么就没认识几个学数学的人啊,现在只怕排队都排不到他们吧?真是愁人!
要不把孩子们送去学数学吧,万一搞出更好用的机器呢!
曲夏州官学数科。
夫子们看着那四个大字,一战成名,深深无奈。
再听着外面敲门的买家,更是无奈。
他们好像,真的一战成名了?
现在整个平临国都知道数科联盟干了件大事。
用纪大人的话说,稍稍出手,便让全国知道数科的厉害。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设计出改变行业的机器。
这要是没有一战成名,那才奇怪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