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夫子夫妇,李师爷夫妇同样也是这般。
数科几个学生则留下,继续照看缝纫机,倘若有问题能及时修缮。
这自然也有银钱拿,对普通出身的学生来说,是份极好的差事,既有钱还受尊敬,确实比备考乡试轻松,现在谁不知道数科的前途有多宽广。
当初笑话他们不再科举的亲戚,如今早就变了脸色,争抢着想要把自己孩子送过来。
可还是那句话。
数科不是谁都要的,如果没有数学基础,数学天分,绝对不会让他们进来。
去年乡试结束,就有很多秀才想进数科啊,那还不是落选了。
不仅是他们,还有董千户,纪振,李纹都留了下来。
董千户不用讲,他肯定要看着棉衣棉裤全都做好再说的,后两个则是跟着帮忙,也算独立做事。
说起来,纪楚他们也不是不想留下,而是州城事情太多,不能只管这一件。
尤其是跟永锦府的关系。
棉衣一事,再加上白叠子,还有其中捣乱的马家等等。
让永锦府跟曲夏州官场颇有些尴尬。
别看双方民间还互有往来,可官员们却感觉到不一样。
永锦府那边自知理亏,但同样也想说,纪楚应该提前告诉他们一声,那就没有高价买棉的事。
可纪楚那时候也没有得到广宁卫的确切消息,这要怎么讲?
说到底,还是中间的摩擦让大家都有点尴尬。
纪楚这个正主要是不回去,也很难沟通。
再加上,最近还有另一件事悬在那,非常要紧。
那便是缝纫机。
要说陇西一带谁家最需要缝纫机?
必然是永锦府。
永锦府那边还很着急,如果再过半个月一个月的,让京城,江南,巴蜀知道缝纫机的消息,说什么都会过来购买。
对比财力来说,永锦府肯定逊色他们。
故而必然要在富户们到来之前,抢先订购。
那么多商户请求,府衙不能坐视不理,最近派人过来,聊的便是这事。
本以为两地话说开了,一切都好讲。
谁料曲夏州数科没有继续做缝纫机的打算,而是准备建造一个工业作坊园。
原本是叫工匠园区的,被纪楚又改成工业作坊园。
大概意思,就是把州城内厉害的工匠作坊都迁到一处,这样方便彼此沟通。
而且官学数科也会在里面成立一个新部门,这样更不怕被人歧视,以后便是工匠跟数科结合的完美证明。
而这个地址肯定是要选在曲夏州的城郊,永锦府的官员一听,立刻道:“就建在北郊吧。”
北郊再往北,便是永锦府。
说这话的官员自己都愣住了,虽然根式感叹自己聪明。
以后这工业园区产出的东西,岂不是更方便他们购买好用的机器。
这缝纫机以后不可或缺,一定要离他们近一些才是。
永锦府官员不傻,陇西右道其他官员更不傻。
数科联盟建立起的工业作坊园,以后潜力有多大,自然不用多讲。
距离谁那近,谁以后便受益。
听说天下间不少能工巧匠都在往曲夏州赶,既是看看何为缝纫机,也是知道曲夏州厚待工匠,想在这谋谋生计。
倘若能入官学做个夫子,那也是不错的。
现在知道他们又有新计划,肯定想参与啊。
永锦府也算运气好,正好因为缝纫机的事,率先得到这个消息。
那知府直接道:“尽量去谈,一定要让曲夏州的工业作坊园建在北郊。”
属下连连点头,他们一定会照做的!
可惜就是这件事,大家还是想等纪楚回来再说,永锦府更是想要修复关系。
如果说之前还有点别扭,现在完全没有了。
是他们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