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分官员是在问数科潜力,以及数科跟匠人之间怎么才能融合,在请求方法。
还有人在问数科前景等等。
纪楚挑了几封言之有物的信件,准备回家细细回复,其他则由李师爷代笔。
还有则是问棉被服售卖的。
这部分基本都是严寒地带的官员,他们听闻棉被服价格不算昂贵,所以想给当地采购一些。
尤其是各地常备军,对此都非常热切。
甚至连中央军都有人在问,不过说的并不算正式,估计还是顾及棉花名声的。
通过这次跟广宁卫的交易,曲夏州站桥村的棉被服买卖彻底稳固。
这是一项可以做千百年的买卖了。
还有几封信是由京城寄来。
许大人亲自写信,让他不用担忧那些传言。
什么人走茶凉,什么巴结上司这种,都不用管,许大人相信他的为人。
如今还在给许侍郎做副手的裴大人还调侃他:“若不知道你的为人,那咱们白白相处好几年。”
这些信件是为了安他的心。
好在事情都已经解决,完全不用担心。
而且许大人及时跟永锦府交涉,更让他在这次混乱中完美脱身。
纪楚肯定是要回给许大人,裴大人的。
甚至还有周大人偷偷写信来说,说棉花标准定的好等等。
虽远隔千里,大家依旧没有改变。
默契维护这件事,并且终于给做成了。
特别是棉花标准一出,终于让所有人消停。
想要棉衣的穿棉衣。
想要白叠子的高价买白叠子,各有其好处。
最后一封信,让纪楚意外又不意外。
来自广宁卫邓将军。
也就是邓成的父亲,这也是他被称为邓三少爷的原因。
这位邓将军当年在广宁卫力挽狂澜,一直镇守边卫,吃尽严寒苦楚,方稳定当地。
之后他的大儿子也被调过去,并非是谋私,而是那边太苦,很少有年轻人主动过去。
父子两人一起坚守,如今的广宁卫的才不会被外敌入侵。
从信里就能看出来,邓将军是个极稳重的大将,文辞也不同一般人,先是感激纪大人的帮忙,还表明他们知道这些棉衣得来不易等等。
更说明了这些东西对当地将士的重要性,以及往年冬日的苦寒。
一封长长的信件,感谢两字并不算多,可满满都是诚意。
邓将军让他知道,这些来之不易的棉衣棉裤可以救活多少人,拯救了多少士兵,又让当地带来多少变化。
这是让纪楚得知他的辛苦没有白费,所有人都知道,所有人记得,大家也因为你而改变。
写到这,邓将军最后道:“东西北四千里,同守平临国。”
广宁卫在东北,曲夏州在西北。
同为边卫,同守平临国。
我们虽然相隔了四千五百里地,我们虽然从未谋面。
但我们都在守卫同一片土地,同一片百姓。
这是一封来自遥远地方的信件,在那里的人们,也在做同样一件事,保护百姓,让普通人可以安稳度日。
纪楚收起信件,平复心情。
他就知道,这些努力非常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