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今年税收不少,但交到朝廷之后,剩下才能用作款项他用。
建设工业作坊园花费也不是小数目,都需要细细斟酌。
而工司这边,自然也把预算做了又做。
一直到六月下旬,总算出了个合理的数字。
再接着,便是州学跟户司各处多少的争论,工司作为中间方,也是头都大了。
州学学政是不管事的,可他们宋左训导可不是吃素的,跟户司打得有来有往。
趁着吵预算之时,纪楚也算去了州学数科好几趟。
数科今时不同往日。
不管是新数科人不少,老数科同样人满为患。
现在数科的夫子有十五人,皆是各地主动过来的厉害大佬。
一个是数学联盟,二是曲夏州数科更受尊重。
众人慕名而来也不意外。
学生更多了,经过层层筛选,也共计七十人,达到经科一半。
重点是这些人,那都是有数学天赋的,尤其是新来的几十人,很多公式一点就通,对数学也抱有很大的兴趣。
这让最初进来的十五个“学长”很是汗颜。
他们算是明白,自己能进数科,全靠来得早。
如果现在再考数科,肯定是进不来的!
随着专业人员的加入,数科的专业性也越来越强。
纪楚在老数科看大家讨论公式的时候,跟听天书已经没什么两样的,不知道的还以为穿越回高数课堂了。
纪楚欣慰并敬畏,默默退出大家的讨论。
他今日来的目的,是另一件事,不是来学数学的!
但纪楚不知道,他刚退出房间,原本讨论的夫子学生们瞬间没了声音。
怎么回事!
纪大人不是来看他们的吗?
是刚刚的公式不够好吗,为什么不跟他们讲两句啊。
还是说他们让纪大人失望了!
不要啊!
他们很努力吸引纪大人注意了!
这些新来的夫子跟学生,大多都跟没纪楚接触过,却深知他的名声。
可以说如今各地数科逐渐被重视起来,就是因为纪大人。
他们极爱数学的人,早就把纪楚当成最重要的人,更因为没跟他接触过而沮丧。
大人好不容易忙完其他事情过来一趟,他们还没能抓住机会!
太可惜了!
纪楚完全不懂大家的想法,已经到了新学政这里。
曲夏州如今的学政名叫刘宝愈,京城人士,自幼聪慧,小时候还有神童的名号,之后一路科考考上进士。
再之后就是钦天监为官。
也就家里人知道,刘宝愈志不在科举,更喜欢研究数学。
但数学为小道,哪有仕途经济吃香。
而且刘宝愈人聪明,也通世故,最该做官的。
可他考上进士之后,便说已经报答了家里的恩情,要找一僻静处继续研究数学。
家里万般无奈,选了钦天监,那里倒是少见可以研究数学物理的地方的。
斟酌之后,刘宝愈便过去了,一待就是二十多年的。
所以他年轻时候的事,知道的人也不多。
等到四十多的年纪,再听说曲夏州数科的事,他娘子就知道谁也拦不住的,索性帮他收拾东西,让他过来。
好在家里儿子还算出息,也接过家里重任,其他长辈基本都不在了,更没什么阻力。
刘宝愈却认为,他来曲夏州真的来对了!
单是扶持数科,不足以让他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