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不是弩机,而是上面的武器。
并非常规的小箭,而是另一种想象不到的东西。
纪楚一动不动,盯着这小巧的弩机看。
他在努力说服自己,在西汉时,就有这种样式的连弩机,小巧精致,成人巴掌大小,还出土过文物。
之后几经发展,有了填充火药的弩机,但是设计得过于简陋,一直没有正式使用。
甚至在最前沿的研究中,才发现古人设计的火药弩机概念图。
知道,跟看到,是完全两码事。
巴掌大小,手枪样式,火药填充的连弩机。
火药填充的。
这不就是古早版手枪吗。
纪楚直接坐下来了。
他就说,古人那样智慧,能做出火药,就能做出大炮,就能做出火药样式的手枪。
不对,这玩意叫火药连弩机,还因为不实用,所以图纸失传了。
这也并不奇怪,毕竟他那个时空,宋就有火器的雏形,宋后期军队已经能用突火枪,后来发展成火铳。
这个时空的平临国有相同的思路,并不奇怪。
见他不说话,廖知州解释道:“这是从沿海一处旧仓库发现的。”
“跟火炮放在一起,你或许不知道沿海船只上战备有火炮,那东西威力极大。”
“但这东西我还是头一回见,不过不实用,听老匠人说,也就是个样式而已,伤不到人,所以图纸都没了。”
“本官拿过来,也是留个念想,同时想找到,能改进火药火炮的人。”
廖知州当初到沿海一带,立刻就被那里的打仗模式吸引。
这也是他下大功夫整顿当地常备军的原因。
明明有这么好的东西,却要消极怠工,实在可气,也因承平日久,这些东西造得越来越少。
单是想想,他都心疼不已。
倘若能改进这样的武器,装备到各地,岂不是极好。
火炮的威力恐怖,绝对能震慑宵小。
纪楚听着廖知州的话,心道:“手枪的雏形确实没用,后世的手枪却很好啊。”
在这就算了。
他做梦也没想到,廖知州的想法如此大胆,并非改进常规武器,而是想让平临国的武器装备,都朝沿海的火炮看齐。
确实,把这玩意研究出来,谁还敢来入侵平临国,谁还敢伤害他们国家的百姓?
这也确实是以后武器装备的思路。
廖知州的见识确实非凡。
这更能解释,为什么发展“武备”,要朝廷同意。
这哪是发展武备,这是研究新武器。
那边廖知州还以为纪楚不知道这是什么,认真解释:“火炮你没见过吧,没见过的人都不知道其威力。”
“我跟你好好说说。”
他知道的,他还见过原子弹爆炸呢,电视上。
不过此刻,纪楚认真听廖知州描述。
他要知道平临国的火药武器发展到什么地步,才能进行下一步的研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