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是有的。
提高生产力,让更多机械代替人工,至少可以减轻一部分压力。
所以他要去工司,挖掘出更多工司跟数科的潜力才行。
就像因为急着给广宁卫交货,所以要研发缝纫机。
现在急着造火器,同样能研发更多好用的机械。
等户司的事情交代完,纪楚又看了一眼逐年攀升的税收,提出最后一件事。
“依照如今的本地税收,田地不交火耗可能行。”
按照平临国的田税要求,每亩地交二到三成,二成为标准,其他的则为各项火耗。
火耗就是,运输时候的折损,仓库里面的折损,以及各级官员的油水。
这算是约定俗成的事。
以前曲夏州的税收多为田税,所以这项收入并不能动,动了便是跟所有人官吏作对。
可现在不同。
曲夏州的田税,已经被其他税收甩在后面,所以纪楚有此一问。
他的目的,就是让那个本地田税改为两成,把一成火耗给去了。
这会跟户司右都事商议,倘若他也同意的话,两人就能一起向户司卓主事探讨。
户司这边确定,再奏明知州跟通判大人。
因是州内的事,甚至可以不用报给朝廷。
而州内的理由也简单。
先皇去世,为表哀思,故而减免赋税。
这么好的理由,不用白不用啊。
而且不仅没人能反对。
右都事谢富本就对纪楚佩服,此刻更相信卓主事所说的话:“在忙百姓的事。”
这句话竟然是真的。
纪楚以为还要多说几句,没想到他遇到跟廖知州一样的情况。
当初他答应廖知州接手火器重启的事,痛快得让人不可思议。
眼下的谢大人同样答应得极快。
答应啊!
有什么不能答应的!
帮百姓们减免赋税,这可是圣贤书里记载的好官行径。
他能参与进来,再好不过。
纪大人说得还很对:“错过这次机会,就不好找理由了。”
先皇病逝,多好的借口啊。
再等一个皇帝去世,谁知道要到猴年马月。
“好!大人!咱们立刻向卓主事禀告吧!”
“而且九月还有税收,正好赶上!百姓们肯定高兴!”
一想到整个曲夏州农户,都会因为他们少交一成田税,谢富便无比激动。
自己会不会也被称为大清官啊,想想便激动得睡不着。
纪楚看向谢大人,又是无奈又是好笑,他肯定不会退让,直接道:“走吧,咱们去寻卓主事。”
对于此事,纪楚还是有几分信心的。
谁让如今的曲夏州税收逐步增加,那一成田税虽然还是油水,跟其他东西比,却不算什么。
再加上有个仁孝为先的太子殿下,没人会在这个节骨眼反对。
正本清源,本该如此。
平临国定下的田税,就该按照律法去收。
这也是他在户司做过最后一件事了。
虽然以后的官职还在这,但不会随意插手其他事,以免两边都不好做。
纪楚一想到自己要为工司申请的款项,便心虚地摸摸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