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先是岳将军那边派人来问,随后陇西右道五个州府所有长官互相通信。
等到二月初五,州城衙门所有人都知道了这个惊天“秘闻”。
太子没了。
平临国的继承人没了。
接下来他们该何去何从?!
对于这件事,朝野上下都有争论。
“平临国向来父死子继,太子殿下还没登基,世子就不能继承大统,该是其他皇子登基才是。”
“太子掌管政务多年,早就实权在握,他的儿子登基也是正理。”
“错了,没登基就是没登基,如果让世子当皇帝,岂不是有违祖制,以后人人效仿,那该如何?”
说到这,有人直接道:“那太子之下是二王爷,你让二王爷当皇上吗?”
此话一出,反驳的人都闭嘴了。
二王爷,二王爷如何能当皇帝,他没有这个品行跟能力啊。
于是,不管京城还是地方,多数人都支持九岁的世子上位。
没办法,虽然世子只有九岁,二王爷今年三十九,正值壮年。
但对比起来,还是九岁的孩子更靠谱。
各方都在讨论时,也有人提出来:“那不是还有个五王爷,五王爷人品如何,他今年三十六,年纪也合适啊。”
“五王爷向来低调,十多年前帮太子处理军务,之后赋闲在家,这几年顶多做点杂事,并不知道他能力如何。”
关于五王爷的讨论并不算多,但也传到纪楚的耳朵里。
等家中自己商量的时候,纪楚跟李师爷都有些无奈,他们知道的情况并不多,不好分析。
但现在能够确定的,那就是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倘若二王爷登基,许大人必然危险。”
纪楚沉声道:“就算是世子登基,许大人也好不到哪去。”
无论怎么看,当初让二王爷禁足的人,这次都危险了。
其实这跟纪楚反而关系不大。
因为当初扳倒二王爷,惩治赵家时,许大人并未让他冲在前面,而是找借口让他藏在身后。
就算二王爷要清算,基本不会刻意针对他这个六品小官。
许大人他们当初小心谨慎,确实是有原因的。
可纪楚看着他们深陷其中,又怎么会忍心。
除此之外,纪楚又看了看火器重启的草案。
万事俱备,只欠一纸文书。
别问他支持世子还是二王爷,又或者五王爷。
谁要是能干实事,他就支持谁。
就在举国震惊,京城对谁继承大统争论不休时,连带着平临国各地都受到波及,甚至周边小国都在蠢蠢欲动时。
京中对谁当下一任皇帝的争论,已经逐步升级了。
二月十一,太子府噤若寒蝉,二王爷府中嘈杂一片。
太子没死之前,这两府的下人好得都跟穿一条裤子一般。
二王爷依附太子殿下,众所周知。
特别是后者夺权之后,吃穿用度都指望太子府。
但太子人没了,情况发现微妙的变化。
原本坚不可摧的同盟,逐渐出现裂痕。
太子府的人,自然希望世子登基。
其下党羽多数跟二王爷有过节,肯定支持世子。
二王爷这边则不一样。
手底下的人憋屈太久,眼看那个位置就在眼前,若不争一争,那就太可惜了。
而这一切,其实大家很难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