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楚简直是一面镜子。
对他好的人,他必然会回报。
对他不好的人,下场如何,大家心里明白。
反正不管怎么样,经过这事之后,纪楚在陇西右道的风评直线上升。
各地闹事的也已经老实了。
除了曲夏州之外,各地都在赶制军需补给的预算。
看看各家能挪出多少银钱给到西北常备军。
翻出几十年前的预算来看,那时候给出的银钱可不少。
不过当年的经济跟如今不能同日而语。
和平发展这样久,无论什么地方,都会有所进步的。
尤其是陇西右道基本能种油菜跟棉花,这两项产业着实提高了五州府的税收。
即使不如曲夏州,不如永锦府跟咸安府,那也差不到哪去。
越是看到这些账目,越能感觉到纪楚给陇西右道带来的改变。
不是他的话,那会有如今的愈发繁荣的五州府?
尤其是这几年的税收,明显增加了不止一倍。
“按照纪楚的功绩,他就算直接开口,说插手五州府的事,其实也有资格吧。”
“对啊,你看着油菜籽的税收,再看棉花收益。”
“再看看大家身上的棉衣。”
开口说话的,正是咸安府户司安主事,他跟曲夏州的蔡一繁,纪楚关系还不错。
以前那些人也爱挤对他,说他舍了本地商户的利益,讨好曲夏州的农户。
可实际上,因为油菜籽定价公平稳定,惠及的不只是曲夏州,是所有种油菜的百姓。
包括咸安府的农户。
这会提出,让大家看看身上的棉衣。
如今他们陇西一带,哪家不穿棉衣?
别说什么俗气不俗气的。
这有暖和重要吗。
真正有家底的人,或许不需要棉衣,可以穿上好的皮货。
但就算自己不穿,家里小厮下人们不用吗。
谁家老爷夫人要敢说,棉衣俗气,所有下人一律不准用。
你看这些下人们跑不跑,骂不骂人。
就连他们自己,晚上也是盖棉被的,谁让这东西真的暖和。
想到这,不由觉得,之前骂纪楚的话实在过分了。
反观曲夏州这边,州衙门基本已经放假,今年事情虽然多,好在都处置得妥当。
明年要做什么,大家心里都是有数的。
而且经过工司景主事周旋,已经买来大量原材料,等明年开年就能动工。
只是工业作坊园又要扩建一圈,从原本二十多个作坊,发展为三十多个作坊。
商业订单跟火器订单也能重新分配,好让一切都平衡起来。
工司明年还有个重担,那就是边关城墙以及工事的修缮,大概率会提上日程。
这件事不止曲夏州一处工司来做,大概率是五州府一起。
纪楚虽然不是工司的人了,但他到底是通判,军事上的事跟他也有关系。
他跟景主事已经商议好,边关的工事跟城墙修建,他肯定会去负责。
赶在年前,陇西右道五州府为常备军后勤筹集款项的事,自然也送到岳将军手中。
岳将军先是给皇上与内阁回信感谢,分别又给陇西右道长官们写信。
这件事的达成,让常备军五万将士们兴奋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