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建三十三时,朱吉胜接替纪楚在安丘县任职。
当时的安丘县凭借油菜买卖,在整个曲夏州都首屈一指。
而且当地的肥料制作数量,堪称本州之最,所以当地的粮食产量也格外好。
那会纪楚还道:“就差良种了。”
谢主簿一直负责官田的事,当时棉花的试种,也有他一份功劳。
只是之后出现白婆婆,谢主簿便把精力放在良种上了。
粮食长得好不好,种子的质量非常重要。
自古就有培育良种的习惯。
但如何科学培养,却有着漫长艰辛的道路。
纪楚只知道个大概,剩下的只能手下人研究。
自从朱吉胜到了沾桥县之后,便接手了这件事。
之后不管外界如何变化,他跟谢主簿都在为此努力。
其实关于他跟颜知事的对比,朱吉胜不止听说过,甚至还颇受家里的压力。
安丘沾桥这两个县,肉眼可见的前途不错。
所以能被派来的这两个接任者,家境都不错的。
朱家跟颜家在京城都有官职。
故而在京中他们也有比较。
现在颜知事比他更受重用,家里还写信催过,让他靠着跟纪大人的关系,寻个好去处的。
但朱吉胜却有自己的想法。
那就是良种培育。
他来沾桥县到如今,也有四五年时间。
终于做成了。
周围人对朱大人此刻的精神状态,已经熟到不能再熟了。
每次来田间巡视,都能看到他这么说。
而且朱大人越穿简单,若不是胡子很长,衣料很好,真会误以为他是本地农户。
就在朱吉胜惯例兴奋时,有人喊道:“纪大人来了。”
纪大人?!
朱吉胜赶紧回头,就看到纪大人弯腰在查看田地里的麦穗。
纪楚手指抚过这些麦穗,眼里带着不敢置信:“这麦穗比一般麦穗,至少重一倍。”
外面纷纷扰扰那么多事。
只有朱吉胜在坚持安丘县的良种培育。
什么太子新皇的,基本跟他没什么关系,他只埋头做这一件事。
而且做成了。
纪楚蹲下来看着麦穗,只觉得无比激动。
就算常备军打了大胜仗,也没这样激动啊。
兜兜转转那么久,回到田地里才是最踏实的。
不管是外面轰鸣的机器,还是愈发厉害的数科进步。
最后都是要吃饭的。
朱吉胜小跑过来道:“大人,按照您说的方法,做成了。”
纪楚摇头:“我说得那样笼统,怎么可能成。”
“一步步试啊。”朱吉胜嘿嘿笑道,“一步步试,总能成的。”
一年不行,那就两年。
两年不行就四年。
今年是第五年了吧,终于有些成效了。
纪楚再看着麦穗,已经说不出话。
这才是曲夏州真正的底气。
再看着官田上的试验田,就知道朱吉胜到底费了多少功夫。
如今四月份,还有一个多月就要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