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七十八斤!我家也想种啊!”
“是啊,这么好的种子,能轮到我家吗?”
“还有我家!我家也想种!”
本就因为收获喜悦的昌河州农户,此刻更加高兴。
之前只知道这种子好,产量出来,才知道比想象中还要厉害。
还有人直接算了个数,说这次产下来的麦子,差不多能种三万五千亩田地。
这么算的话,多数人家都能分到麦种。
这是真的吗?
真的会给他们分?!
衙门那边很快给出答案,种子会放在仓库里。
明年播种之前,分给下面各县。
不过具体怎么分,还要等州衙门给个结果。
“但本地农户不多,还不足两万户,一家至少能种一亩的良种。”
纪楚敢说这句话,就说明他有过研究。
所以即使距离的方案还没出来,就足够让整个昌河州的百姓高兴了。
一家种一亩良种,那也行啊!
总比没有强啊。
而且明年就可以自己留种了。
到时候种多少,还不是自己说了算!?
感觉好日子就在眼前啊。
各地的县令也立刻行动起来,赶紧去州城,帮自家县里争取更多良种。
现在杜通判管得严,九月底还有年底考核,必须用心做事才成。
否则肯定会被通判记上一笔,那升迁岂不是完了。
不管抱着什么样的想法,整个昌河州都对良种格外喜欢。
谁会不喜欢啊。
高产粮食,不喜欢才奇怪!
但官田上,关于麦子高产的庆祝还未结束,棉花收获也在即了。
去年那会,滇州棉拿来的仓促,一亩地产出的棉花,基本在二百五十六到三百二之间。
今年情况不同,先不说有白婵婵这个种棉传人在,再者今年的种植时间更长,棉花发育得明显更好。
再看滇州棉在滇州的情况,基本也在三百斤之上。
这样的重量,就代表昌河州棉花,产量绝对不俗。
有了麦子的先例之后,棉花的称重也变得迅速起来。
不过几日时间,棉花的产量,以及产的新棉,便放到纪楚手边。
九月十二。
纪楚目不转睛地盯着第一时间报上来的棉花产量。
二百亩的棉花,一共收获了七万七千八百斤!
平均下来,一亩地的产量,在三百八十九斤!
纪楚知道,生在滇州的滇州海岛棉产量高,却也没想到,竟然高到这种地步。
比西北棉高,比原产地的还要高!
这点也不奇怪。
原因跟麦子也一样。
因为气候原因,滇州棉在原产地,基本是二月三月种下,五月就能收获。
满打满算四个月的时间。
昌河州这边,从四月份种下,九月份才能收。
整整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