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当差,为的不就是吃饱喝足,好好过日子吗。
这么好的条件,都是靠纪大人才得来的,自然对大人心存感激,更愿意帮他做事。
纪楚大哥大嫂等人,还有乐薇一行,则直接到了住处。
因为天气冷,这里的房间早就铺上被褥,用的当地的皮货,不算特别贵。
盖的则是棉花被。
他们突然到这边,肯定不习惯这里的寒意。
不过大家一进屋子,下意识道:“这屋里好像没那么冷?”
“是火炕吗?”
建火炕这事,信里已经说过了,所以不难猜测。
但也没想到,这东西如此好用,进到屋子里,就能感受到暖意。
众人不由得感叹,纪大哥也道:“咱们家是不是也能弄一个。”
爹娘年纪大了,很需要保暖。
“这简单。”纪楚道,“回去的时候,抄一份图纸,火炕并不难建。”
纪家众人被安排到两个院子里,原本冷清的后宅,瞬间热闹起来。
到了纪楚所在的主院,绵绵挫挫小手,往里面看一眼,用几扇屏风隔开的小间里,就是她的位置了。
乐薇蹲下来笑着道:“都是你爹爹给你布置的,喜欢吗。”
绵绵没说话,可眼神明显是喜爱的。
纪楚还指了指院子另一个小房间:“那边也是你的屋子,要不要去看。”
绵绵既想去,又有点怕,还是搂住爹爹脖子,才稍稍点头。
这一幕让乐薇倍感欣慰,看得她眼圈有些红。
纪楚一手抱孩子,一手拉着乐薇,去看给女儿准备的房间。
以后这就是他们的家了。
昌河州的冬天虽冷,但如今情况却好多了。
就把衙门的差役们来说。
巡逻有棉衣,再加上便宜的皮衣,以及后续的兔毛衣物。
回来喝点热水暖和暖和,再到有火炕的值房里休息。
这样一来,冬日也没那么难熬了。
本地的乡绅士绅也是如此。
现在还是九月份,天气越冷,这种感觉越明显。
还有人甚至已经住上用水泥砖块盖上的房子,等火炕再烧起来,冬日的屋子里,那温度甚至能养花。
靠着大家的努力,寒冷的昌河州照样适宜人们居住。
到那时候,昌河州的人口,绝对会越来越多,绝对能发展起来。
安顿好纪家人之后。
纪大哥纪大嫂这次来的目的,也正式放到台面上。
说话间的,白婵婵的亲哥亲嫂子同样到了昌河州。
他们爹娘年龄有些大,不好长途奔波,已经是家里顶梁柱的哥嫂过来,也正合适。
对于他家来说,纪振爹娘亲自过来,则颇有些惊喜。
再看着他家爹娘带来的金项圈金镯子做见面礼,更是意外。
都是纪振他爹娘这些年攒的,本想着孩子有哑疾,故而备得充足些,当时也没想到二儿子在军中还能闯出一番事业。
更没想到,未来儿媳竟然这样有本事。
原化州那边,也分到了滇州府送去的棉花籽,只是会种的人不多。
但凡会种棉花的,走哪都被捧着。
白婵婵的兄嫂,对这桩婚事同样没意见。
他家祖母还一直说好,毕竟是纪大人的侄儿,还是他们见过的年轻人,做事认真靠谱,还颇有侠义心肠。
总之双方都带着善意,自然能说到一块去。
白婵婵则看着金灿灿的大金镯子,颇有些不好意思。
趁着冬日公务少。
两人的婚事正式提上日程,这也给昌河州的衙门添了些喜气。
相信昌河州的冬日,也会越来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