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飞速中文>穿越当县令 > 第136章(第4页)

第136章(第4页)

“收如此高的税,是不是要上天啊。”

“太可怜了,放心吧,咱们这就缺人,人多热闹啊。”

在本地人的热心帮助下,不少梁国百姓放下戒心,开始新的生活。

看着本地人种了麦子之后,开始种棉花,而且彼此交流种棉花的心得,甚至跟他们讲:“今年有些晚了,而且棉籽不够多,等到明年,你们应该也能种上棉花。”

当真?

只这一句话,就让这些梁国百姓心动。

棉花是什么东西,他们不可能不知道。

放在梁国,只有国王跟贵族才能拥有。

平临国这边,很多吗?

棉花的事还没消化完,就听说给梁国国王建火炕的工匠们回了广宁卫。

又听说,等这些工匠们歇息半个月后,奉知州的命,去给昌河州六十五岁以上的老人修火炕。

只要那家出少部分的银钱就行,剩下的官府承担。

真的假的?

火墙火炕,也是梁国国王跟贵族才能有的啊。

官府怎么还帮忙承一部分银钱?

“是骗人的吧。”

“怎么可能。”

刚刚还笑嘻嘻的本地人立刻不高兴了:“你不能这样说我们纪知州!”

其他人知道前因后果之后也不高兴。

还好有明事理的,立刻道:“他们刚来,不知情罢了,等在这时间长了,自然而然明白,纪知州说的话从不食言。”

知道说错了话的梁国人连忙求饶。

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些昌河州的人非常讲道理,明白他们的顾虑后,甚至认真解释。

本以为他们会直接把大家打一顿。

实际上,人家不是那么小心眼的。

平临国,昌河州。

似乎真的有些不同。

等他们分到荒地,用极其低廉的价格租到农具,对这地方的归属感更强了。

明明是一样的土地,甚至方言也差不多。

为什么大家的日子那样不同?

而且给梁国国王修建火墙宫殿的匠人们,真的到昌河州各县来了。

之前县令们已经统计过,本地年过六十五的老人到底有多少,具体的居住地址又在哪。

匠人们拿到这些信息,便分批次去各家设计火炕。

因为这事,有些被嫌弃年纪太大的老人家,甚至被子女亲戚们争抢。

只要老人家在自己的房子里,那火炕就能建到自己家啊,官府还出大半资金,这种好事简直就是天上掉下馅饼。

当然,这种情况也是少数,官府都会一一查明真相。

毕竟想要糊弄纪大人,那是万万不行的。

甚至就连他们这些移居过来的梁国人,都被问了一遍。

可他们仓皇过来,家里有老人的,多数人都不会搬迁至此啊。

也就有一家极为孝顺的,兄弟姊妹几个,换着背,硬是把老父亲老母亲背到此地。

而这一家,也成了名为梁家村村落里,唯一一个能建起火炕的人户。

平临国拿他们当自己人?

在他们还自称梁国人的时候,就拿他们当自己人了。

等会。

他们什么时候是梁国人。

他们分明就是平临国昌河州永安县梁家村的百姓!

这口改的,是不是有点快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