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件是纪楚他们去往安济府义固县之前写的。
纪楚并不隐瞒,这事更没什么好瞒,直接把浩州暴乱一事,以及义固县似乎有人借他名义搅和的事,都说了明白。
最后更说出自己的猜测。
那就是他们这里土地兼并,只怕比想象中要严重得多。
土地兼并,受害者不仅是百姓,更有皇权。
这些士族有的是法子规避田税,在他们手里的土地越多,收上的税越少。
无非因为江南中原一带,粮食税收本来就多,故而贪墨许多,也不算明显。
可先皇去世之前,一直到新皇登基。
虽说有些内忧外患,可都在事发之前给清扫了,总体来说还是和平的十几年。
按理说,田税应该逐年增加才是,如今看来,贪墨的情况只多不少,是该清理了。
纪楚说话向来直白,但是把话说得这样明显,还是很少见的。
而他也不屑于掩饰自己的意图。
他就是要搞这些闹事的士族。
因为纪楚明白,此事更关乎皇上利益。
先不说他是皇上派出去的,只讲这些人霸占那么多田地却不交税。
百姓苦了,皇帝也没钱。
钱都去哪了?
士族手中。
而且他们还把这些东西当作私产,谁敢动这些私产,那就是死路一条。
纪楚信件最后,还贱兮兮道:“臣在中原受灾十二州府巡视,薛大人在江浙一带买粮,只觉得各家粮仓库房比陛下私库还要充实。”
这是什么?
这是明摆着的挑拨啊。
明摆着讲了,皇上啊,他们比你有钱。
赈灾的时候,您都出了五十万两银子,他们分币不出,还闹事。
您看怎么办?
纪楚既分辨了浩州暴乱的事,还讲了义固县即将出现的问题。
可他并不顺势解题,反正就是有人冤枉他,冤枉他的原因,是想守住他们比皇帝还要充实的库房。
皇帝咬牙,简直要被气死了。
但他再生气也没用啊。
人家纪楚说的,全都是真的。
相比起来,皇帝肯定更相信纪楚,不管他这个臣子,对他是否忠心,但绝不会肆意敛财,充实所谓的士族。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还真把万顷良田当自己家的了。
不仅如此,那范家以为拿着一个十四岁的前世子,就想威胁他。
但皇上同样知道,这些士族若是同时反对,即便是他也要掂量掂量。
越是这样,他心里就越不爽。
皇帝冷笑出声,对身边太监道:“你去走一趟,去查查纪楚这些事。”
他?
被点名的太监,跟纪楚接触也不是头一回了。
当年纪楚在曲夏州时候,张太监就去送过旨,现在派他去查?
这到底是查清楚,还是给纪楚助力?
“对了,把建业侯的印章给纪楚带过去。”
“这次走得匆忙,忘记给他带上了,不要声张,到地方了再说。”
还要带建业侯的印章。
张太监立刻明白怎么回事,查纪楚是假,给他撑腰才是真。
毕竟这建业侯的印章不是忘记带了,是皇上根本没打算让纪楚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