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这个道理他们都考虑到,所以这些人走得心甘情愿。
同时他们也是相信纪大人,去他的任地,肯定没错。
等纪楚他们回到安济府府衙的时候,王知府唰一下站起来了。
纪大人!
您太牛了!
去了一趟义固县,不仅解决那里的问题。
甚至安济府不少大户,也开始施粥了!
当地安家,季家,扯着嗓子喊话,大家也不理他们。
首先,他们不是纪楚的对手。
再者佃户们都走了,那是真的没有办法。
没看到义固县,一个六十万人口的县,已经走十多万人。
虽然是陆陆续续离开,可这沿途上都是逃荒的乡亲,谁看了不觉得震撼。
他们担不起这个责任,他们也见不得自家人手不够用。
你们愿意斗法,那是你们的事啊。
经过此事,原本紧紧抱团的安济府已经有了裂痕。
就连浩州那边听说此事,灾民们都开始收拾东西逃荒。
逃吧。
都赶紧逃走。
是土地离不开他们,不是他们离不开土地。
到了昌河州,他们照样种地!
那浩州的杜忠杜知州擦擦头上的汗,对纪大人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太好了,大人远在安济府,都能帮他们缓解压力啊。
与此同时,京城的斗法也在进行。
不管是京城的安家,还是睿王妃娘家范家,都在等纪楚另一桩罪责呈报上来。
等着他慌不择路,怂恿百姓们抢粮。
消息送到京城时,安家跟范家沆瀣一气,准备在朝堂上狠狠参纪楚一本。
可那消息是什么?
是纪钦差稳住情况最严重的安济府。
一是把人送出灾区,缓解本地赈灾压力,直接安置在朝廷边卫。
这可是中原百姓,让他们迁徙到边关地方,只会让边关更稳。
二让本地大户自发捐粮,数万粥棚已然搭建。
连带着穷凶极恶的浩州刁民,同样束手就擒,说听纪大人的话,他们不再闹事,接受招安。
这样的消息,合理吗?
甚至连购粮的薛明成都传来好消息。
让他屡次吃瘪的宣新府,这次竟然拿出低价粮食,说是捐给灾区。
这也行?
宣新府怎么也服软了。
说好的要把纪楚赶出去,要他死在自己帮助的百姓手中呢?
安大人,范大人抬头看向皇上,皇上表情带着笑意,对他们来说,却是无尽的杀意。
此局胜负已分了。
而纪楚刚从安济府离开,要去浩州看看情况。
终于到了安济府的张太监擦擦头上的汗,就差一步啊!
他急着给纪大人送建业侯的令牌啊!
算了,还是继续赶路吧,纪大人稍微等等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