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翠妞接过,喝了一口,揉了揉女儿的头:
“乖孩子,娘不累,
这第一批膏,要是熬不好,后面咋卖呢。”
经过数天努力,第一批川贝枇杷膏,终于出锅,
色泽透亮,呈琥珀色,舀一勺,丝滑浓稠,
药香与果香完美融合。
王翠妞迫不及待地叫来,石柱福和阿珍品尝,
“哇,娘子,这味道太好了,
清甜润喉,喝过后,嗓子眼儿舒服多了。”
石柱福竖起大拇指。阿珍也赞不绝口:
“翠妞,这肯定能大卖。”
王翠妞却摇头:“还不够,膏熬好了,
还得有好的包装,才能售卖。”
于是,王翠妞又开始研究包装,
她用细腻的白瓷瓶装膏,贴上淡黄色的标签,
绘着几枝鲜嫩的枇杷和川贝,
还配上一支小巧的木勺,方便取用。
一切准备妥当,王翠妞带着新研制的,川贝枇杷膏,
再次踏上前往省都的路,
沈成明见到样品,眼睛瞪大,惊喜不已:
“妹子,你这度够快,
这药膏无论是品相,还是口感,都远我预期,
我这就安排人去联系,药房和权贵府邸,
先送些样品,试试口碑。”
王翠妞激动万分:“多谢沈大哥,全靠您帮忙。”
沈成明摆摆手:“你这是凭真本事,
我不过是顺水推舟,对了,这药膏定价你可得斟酌,
既要保证利润,又不能太贵,让顾客望而生畏。”
二人又细细商讨了定价策略,
王翠妞根据成本、市场需求等因素,
最终定下一个较为合理的价格。
在等待市场反馈的日子里,
王翠妞回到村里,继续优化产品,
她根据顾客相关信息,微调配方,让药效更显着;
改进包装,使其更便于携带。
不久后,好消息传来,省都的权贵们,
对川贝枇杷膏赞不绝口,现成林老板这边,
亦是反响很好,订单如雪片般飞来,
王翠妞忙得不可开交,
既要组织村民采摘原料、熬制药膏,
又要安排运输,但她脸上始终洋溢着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