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海:
“谁说不是呢?
我也知道现在大院里的大家过的日子都难,但是贾家更难呀!
如今公社里搞集体大食堂,村子里面的土地也要集中到一起成立生产队,人们一起劳作一起挣工分。
结果贾家的老嫂子还有东旭的媳妇儿秦淮茹,她们两个人因为没有把户口转到城市里来。
现在村里开始要挣工分吃大食堂了,她们以前还能分些粮食,现在没有了。
东旭家想要吃饱饭就必须到外边买高价粮,东旭一个人挣的工资是不少,要是以前贾家老嫂子和秦淮茹两个人还能分粮食的话他家的日子也能过。
但是现在可就不行了,东旭难呀!
我是他师傅,人家毕竟给我磕过头,每天师傅长师傅短的叫着,我得帮帮人家呀!”
刘海中反正已经得到了去分厂指导小组的名额,现在对于易中海所说的话自然也是应和着。
“就是,你是人家师傅,确实该帮忙。
东旭现在的日子确实也难,要我说呀这事都怪贾张氏。
当时说让确定户口的问题时,她偏要把户口留在老家,不仅自己的户口留在了老家,还让儿媳妇的户口留在了农村。
她就是鼠目寸光,目光短浅,光顾着当时能分地分粮食了,结果现在形势变了吧,后悔都没地儿哭去!
算了,不说她了,老易你想帮我们就配合,这都是说好的我们不会变卦。”
闫阜贵:
“贾家老嫂子办的事儿确实是想差了,看得不够远。
老易,你是东旭的师傅确实也该想办法帮忙。
让大院里的人捐款也是没有办法,我也理解你。
虽然你挣钱不少,但是有一句老话说的好:升米恩斗米仇。
如果你一个人把贾家的担子挑起来也没有问题,但是时间长了贾家可就形成习惯了。
万一哪一天你不管了,那可就结了仇了。
即使东旭是你徒弟也是一样,连亲生儿女都出问题甭说徒弟了,防人之心不可无。
这样就挺好,平常的小忙你可以帮,但是也不会就把他家给全管起来。
所以你要为他家捐款的事儿,我也会配合,说好的事情不变卦。”
刘海中和闫阜贵两个人也是老奸巨猾,院里的这几位管事大爷都是有一定心机的,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对易中海说的话当然都是检着他爱听的说。
其实易中海现在可是七级工,每个月的工资有97块钱,这都将近1oo块钱了,即使他和贾家两家一起花,就算是贾家去买高价粮也足够了。
但是易中海这个人内心之中的心思特别重,戒心也很大。
贾东旭虽然是他观察好的养老培养目标,但是他也不会把自己的所有都交给贾东旭。
他和一大妈两个人平常日子过得极为节俭,就是想着攒钱为以后养老做准备。
没有孩子,钱就成了救命的稻草,他一定得抓牢,轻易可不会给了别人。
就像闫阜贵说的,平常对贾家该帮忙帮忙,该给点小恩小惠也可以给。
每个月几斤棒子面,偶尔再借给他们家几块钱,这就行了。
一下子喂饱了,贾家还真就可能会被养成习惯了,生米恩斗米仇的道理他是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