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如果没有钢琴伴奏,小提琴又只有一根弦演奏的话。声音听起来会很单薄,质感大打折扣。
演奏者但凡有一丝技巧上的瑕疵,都会不断地被演奏厅的回响放大,直达每一个听众的耳朵里。
但宋玉妍丝毫没有慌张,不紧不慢地把G弦的音调到降b调。
弓毛和弦发生接触的一瞬间,如咏叹一般的长音从f孔中慢慢振出,然后一串如流水般的音符不紧不慢地在室内流淌着。
她的脑海中像是紧绷着一根弦,垂眸死死盯着指板上仅存的G弦。
生怕由于琴码受力不均匀,这根弦也随之而断,直接崩她脸上。
第一变奏的部分基本上都是欢快的十六分音符,顺手的中弓段几乎快要被摩擦的要冒烟了。
宋玉妍一直胆战心惊,快速的跳弓可能会导致受力不均,把琴码弄倒。
普通听众当然不知道台上人的紧张。
第二段变奏的明亮的高音阶泛音在听感上很舒适。模仿哨音的手法上丝毫没有杂音,也没有暗哑,24拍节奏更加欢快明朗。
台下的评委不禁连连点头,不愧是帕尔曼的弟子。朱莉亚出来的学生基本功是真的没得挑,就算没有钢伴,内在节奏也是稳到不行。
如果没有比宋玉妍水平更好的,就定下她也不错。毕竟实力在这里,大师的徒弟,噱头也是有了。
能把在弦上把这些复杂的技术变化,给完美拉出来,感情处理的也很到位的演奏家并不算多。美中不足的是最开始的第一小节有些小瑕疵。
等到拉到第三段变奏时,她像是确认硕果仅存的这根弦没有问题,拉的更加游刃有余了。
连音与断音交替出现,左手按弦如流线型运动一般极具美感,把每一个音符的颗粒性展现地淋漓尽致。
帕格尼尼这首华丽的作品兼具歌唱性和技术型,而宋玉妍把它诠释的不错,用琴弓把一个个如同珍珠般的音符串联上。
等她演奏完毕之后,谢幕时不出人所料地获得了在场所有人的掌声。
就连竞争者们也不得不一起鼓掌,差距摆在这里。如果是他们不一定能把这首曲目诠释得如此之好,更何况对方明显是临时换曲。
心态稳、冷静、能迅速处理突发情况,加上无可挑剔的技术,对方已经是一个完成式的首席了。
后面一个演奏者听到珠玉在前的演出之后,加剧了心中的紧张感,最后出来的效果只能说的上是差强人意。
宋玉妍看着台上一个个上去又下来的演奏者,表面在认真聆听,实则已经魂游天外了。
刚刚的发挥她也算满意,只是可惜没有拉上最喜欢的浪漫主义曲目《引子与回旋》,毕竟这也算是一种向老师的致敬。
对于帕格尼尼所有的作品,她都已经是了如指掌。《摩西主题变奏曲》更是她最喜欢“玩”的曲目。只是可惜开始有点紧张,前面一个小节出来的音色哑了,演奏不能算特别完美。
她手上换弦的动作不停,把新弦包装拆开。先是把它们一根根地固定在系弦板上,然后穿到弦轴的孔里,给填上少量的松香防滑。然后手指再有一下没一下地拨弹着,靠着耳朵慢慢把音调准。
等沈多娴上台时,她对着台上冷笑了一声,嘴上做了个“琶音”的口型。意在嘲讽对方连最简单的琶音都拉不好,居然还有脸站在这里?
台上的人手一抖,第一拍就进慢了,钢伴没有办法只能停下来等她。一曲舒伯特的《第二奏鸣曲》被她越拉越慢,就连普通的听众都能听出她内心的焦躁。
原本小提琴声应该与钢伴浑然一体,但现在毫无静谧优雅的氛围。
台下的评委看着她,眉头紧皱,翻了翻她的资料,韩艺综怎么会推荐了一个这样的人来?
像是察觉到评委的不满意,沈多娴右脚有些慌乱地在地上轻点,努力地想要把混乱的节奏拉回来。
但是还是于事无补,节奏越来越烂。终于在她第五次改变速度的时侯,钢伴也摆烂了,干脆不去跟她的速度。这样合奏就更加没有办法听了,钢琴和小提琴完全割裂开来。
她拉完这曲脸色惨白,下台时恶狠狠地瞪了宋玉妍一眼。
最后的结果并没有立刻出来,宋玉妍能感受到评委的纠结,除了她还有另外的两个演奏者拉的还算不错的。
人家比她差不了多少,况且选曲还是浪漫主义风格的,他们肯定会有所偏向。
如果没有出那个意外,自己能够拿下首席的位置简直就是毫无悬念。
最中间的男人在两人耳边耳语了几句,原本的空旷的舞台上被搬上了一些黑色椅子,最后呈现出扇形半包围状。
从她这里看去像是一片黑色的蚁穴,心中有所猜测,但还是没有表现出来。开始不断地有乐手拿着乐器入座,先是低音提琴和大提琴,其次是管乐……
评委席最中间的男人拿起话筒,“首席最重要就是和乐队的配合,如果说指挥是一个乐团的灵魂,掌握着曲目的风格。那么首席在乐团的重要性仅次于指挥,相当于大脑,技巧很重要,更重要的是拉琴动脑子。”
“下面三个人和乐团合奏,我主要看你们的默契度。曲目:小约翰施特劳斯的《闲聊快速波尔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