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妍乌发绿裙站在指挥的左手边,靠近乐团小提琴第一声部。
在室内亮如白昼灯光的映照下,台下的听众看清了这位演奏家的脸,这位比他们想象中的还要年轻漂亮。
上海是一座国际化的都市,每年来这里巡演的演奏家不计其数,其中不乏一些享誉国际的大师。
有些前排的听众开始皱眉,他们是古典音乐最忠实的簇拥者,良好的音乐素养早就养刁了他们的耳朵。
如果只是一般的水平,他们当然也会有礼貌地送上掌声,但不会再为这位演奏家的下一张票买单。
莫扎特的《A大调第五小提琴协奏曲》一开始就用全合奏的旋律先声夺人,引子部分管乐细碎的短音和弦乐的切分音互相映衬。
工整的节奏显得规模弘大,管弦乐的配合显得既辉煌又活力。这位天才19岁的作品,成为了古典音乐流派绕不过去的作品。
青年莫扎特活力又朝气蓬勃的风格跃然纸上,大部分观众的注意力都开始集中。
站在舞台左侧的宋玉妍,一袭薄荷绿色的鱼尾裙,这个颜色既清新又具有生命力。胸上的被暗线的花纹勾勒出波浪的形状,加上亮片的点缀显得更加华丽。
一开始的主旋律,没有她主奏的第一小提琴加入。她环视着这两天一起练习的乐手们,脸上的带着温婉的笑意。
一分多钟的主合奏部分结束,在分解和弦后,宋玉妍拿起自己的琴放在肩上,柔软又多情的主旋律响起。
如果是前排的听众,甚至能看清她每一个细致入微的演奏动
作,右臂的夹角形成一个几乎完美的角度。
每一次运弓,指尖、弓头形成一条直线,在弦上演奏的弧度呈直角的轨迹移动。这让她手的手臂线条十分明显,每一块肌肉必须充分利用才能达到最好的歌唱性。
台下听众只觉得今晚的演奏会不虚此行,这位新人的独奏能力不比一些一流大师差。
在乐队经过部分,宋玉妍听到乐队的32分音符有越拉越快的趋势时。她不自禁地和指挥同时下压双手,示意乐团稳住节奏。
随后她又抬起自己的琴,以一段独奏的旋律进入第二主题,和乐队的合奏配合默契。
宋玉妍主奏的第一小提琴像是河流,独奏时无论是像溪流潺潺,还是如大江一样奔腾而出,最后都会汇入如大海一般的合声中。
华彩乐段时,就是她整个人的炫技时间,大量的颤音,运弓和左手流线形的按弦配合默契。
颤音迤逦出来的音符,既颗粒饱满又显得浪漫多情。
台下有些听众自己本身也是小提琴手,或专业或业余,莫扎特这首曲目的第一乐章他们大多都尝试过。
这是考级的必备曲目,它的难度绝对不是像宋玉妍拉出来的那样轻而易举,尤其是华彩部分,能在共鸣和速度之间找到平衡非常不容易。
台上的宋玉妍只觉得自己好像又进步了一点,无论是技法还是情感。
每一个跳动的音符都在她的手下听话的很,抛弓、跳弓、顿弓、切分音……而技巧只是为了更好地表现那位青年作曲家的活力。
细腻柔软的慢板和回旋曲一过,台下的听众还未听过瘾,小步舞曲的三连音奏出就预示着这首曲目走到尾声。
最后的乐句呈现出一种温暖的、金色的,就像是日出那般璀璨却柔和的色彩。
台下的听众献上雷鸣一般的掌声,第一小提琴技术与情感的演绎没有让他们失望。夸张地说,只这一个曲目就已经值回票价了。
听到热烈的掌声,宋玉妍因为演奏时一直拧着的眉头放松了下来,嘴角的笑容完全抑制不住。
她的目光往台下扫时,不自禁地去找自家男友的身影,对视上时朝他点了点头。
孔浏看到这样的女友,心中的幸福感都快要溢出来了,嘴角上扬也不能完全体现愉悦。那道身影此刻像是世界的中心,他想就算再过四十年,他也会记住宋玉妍这副模样。
她不光是在台上演奏时在发光,排练时和指挥和其他种花乐手用中文交谈时,身上的光彩都让能让旁人沾染上。
这些天孔浏一直在听她说,什么第一乐章就是莫扎特小提琴协奏曲里最耀眼的明珠。但他觉得,只要宋玉妍拿起自己的琴,他的眼底就容不下别人,她才是最耀眼的明珠。
上半场《降b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奏完就结束了,音乐厅里的听众有些恋恋不舍地去中场休息,大部分人还沉醉其中。
下半场大部分都是篇幅稍短的曲目,《黄河颂》夹杂在其中并不显得突兀。
虽然节目单早就出来,但听众还是觉得很惊喜,外籍演奏家居然能把这首曲目诠释的这样好!
谢幕后,宋玉妍准备了三首返场曲目,《梁祝》、《夏夜》、《新疆之春》,足够用心的选曲加上充满感情的诠释博得了台下听众的好感。
最后一次谢幕时,知道不会再有返场的曲目之后,听众也没有直接退场而是都坐在台下献上掌声。
这个夏夜因为这场演奏会显得流光溢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