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斗觉得自己还没学会走就被迫去学飞了。
去女子学堂上课,以前她做梦都想不到自己会有这么一天。
赦赫丽这个不靠谱的老师说把她扔过去就真扔过去,南斗战战兢兢去上课,见到的却不是几岁十几岁的小姑娘,而是一群二十岁到四十岁的妇女。
南斗自认为自己只是一个十八岁的高中生,人生都还没有开始启航,她自己还糊胡涂涂,若是教教十来岁的小孩说不准还能有点把握,可面对一群常年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脸求知若渴的妇人,她却语塞起来。
无关乎对方的身份,而是南斗觉得自己实在没资格给面前的姐姐阿姨们讲课。
可是面对台下的堂长一脸求知若渴的用夹着方言的官话对她说:“小师傅,今日要讲什么?”
南斗面对这样一张张包含困苦又饱含希望的面容,实在说不出自己没资格做老师的话,因为这会让她们失望。
于是第一日,南斗磕磕巴巴讲了一个时辰如何做个造船学徒,做船帆时要注意点什么。
其实都是些无关紧要的小事,南斗一时半刻也想不起什么,只能说她自己的经历,可下头的妇人们却听得很认真,她们是先学了认字写字才能来学技术的,那些字迹虽然潦草却很用心,几乎想将南斗讲的每一个字都记录下来。
这堂课过后,南斗心情皱巴巴的,最后去跟月娘商讨,让她从教建筑改教认字。
她原本是想辞行的,这工作她做不来还怕误人子弟愧对她们的一份好学之心,可是想起她们的眼神,她又觉得自己该做点什么。
既然已经加入了这段历史,那就该做点什么,为自己,也为别人。
月娘面对她的请求笑得很宽容,将她调去了教认字学字的课堂上。
只是这一次,面对的学生年龄更大了些。
认字课每年只开设上下两次,每次四十节课,为期三个月,三个月后未达成课业的要继续学习,达成了的就能选择别的技术去学习。
上半年的认字课早就结束了,剩下的都是些记性不太好的老人或者还没完全开窍的孩子,但唯一不减的是她们眼底的真诚。
这群贫苦的女人显然很佩服有学识的人,面对南斗时格外谦卑,学不会时又会格外怯懦自责,不断责怪是自己不好是自己愚笨。
南斗来自遥远的二十三世纪,她哪怕了解过历史,在真正面对女人们天然的卑微和小心翼翼时也会莫名其妙冒出一股无名火。
这股无名火就如同她刚刚到此处时,做什么都受到限制,没有哪一处自由令她憋闷暴躁时一般。
可她也不敢变了脸色。
台下的学生们惯会察言观色,见她变了脸色会以为自己做错了什么,开始更加小心翼翼,开始不断给她道歉。
第一次,一股无力感弥漫了南斗周身,令她有些茫然无措。
她不知道自己到底该怎么样才能帮她们。
不是如何教会她们认字,而是如何教会她们挺起腰背做人。
南斗从小学开始就被教导要坚持不懈,要持之以恒,她是个幸运的小女孩,十二年的求学生涯基本遇到的都是优秀且宽容的女性,她们教会了她很多,也让她拥有了绝对不放弃的质量。
南斗的斗志不知为什么一天天的上涨,她甚至能在课堂上面对学生的自责转而宽慰鼓励对方。
她从始至终都在对她们说一句话——不必自责,人都有擅长和不擅长,这些知识并不代表全部,认字也不代表着什么。她们大多是农妇,她们懂得土壤好坏,懂得播种时长,懂得看天气,懂得插秧翻土,这就是她们所掌控的知识,她们会因为南斗不分五谷杂粮而嘲笑她吗?南斗会因为不认识五谷杂粮而自责吗?
不会的。
南斗不会,她们也更不需要如此。
渐渐的,南斗班上的学生越来越少,留级的妇人孩子逐渐在她的鼓励下都认完了该认的字,此时的时间已经过去了整整四个月。下半年的认字课又快开始了,可这一次月娘并没有再让南斗上课。
当初将南斗丢过来是余姝的意思,赦赫丽只是顺水推舟罢了,她们人人都怀了些不同的心思,例如余姝既想审视她又想锻炼她,比如赦赫丽既想偷闲不去上课又想磨一磨南斗的性子,两人一唱一和便将南斗丢来了这里。
赦赫丽虽然生活得堪称一塌糊涂,可她的眼光总是极为毒辣的。
南斗喜欢藏,不喜出头,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那她就要把南斗丢去台前,锻炼得她能够从容自信,最好学会傅余两家从上到下声名远扬的不要脸。
不过很可惜,南斗看上去是没学会的。
当然,好的一方面是南斗的表现足够让人看清,她确确实实是个心思单纯又善良的好姑娘。
观察了整整四个月,余姝和傅雅仪最终还是决定忽略掉南斗身上的奇怪之处,顺便出海带上她。
四个月前航船造好了,傅雅仪就向魏清弥打了报告,她是皇商更是魏清弥忌惮又想用的人,要出海还是得经过魏清弥的允许过了明路。
这是一种保护手段,哪怕魏清弥可能并没有这个意思,有些多此一举,傅雅仪和余姝也要确保两人做事没有任何把柄和日后被翻旧账的可能。
生意做得越大就越危险,更何况是傅氏这种西达妲坍,东到涟水,产业遍布西北西南,女子商行已经开了整个西北和半个东部的庞然大物,必须要小心为上。
魏清弥那边提出了要派朝廷的人一同前行,这个人选方面双方讨价还价了几次,来来回回便是将近四个月,最终还是被傅雅仪帮元霰争下了朝廷西航官的位置。
当初魏清弥登基,淮安势力归顺后傅止淮等傅家人封了侯爵又被授予了京城的官职,至于元霰则带领自己的军队也归顺了魏清弥,这一年来一直在帮魏清弥打东瀛,基本上已经快完全掌控了整个东瀛,明年说不定那儿都可以封郡县了。
元霰这样年少的将军是天生的领帅,魏清弥还想往北扩张,收复前朝起就一直没有收复的失地以及更远的冻土地,其实有些舍不得放元霰出去。
还是京中包括余羡、傅止淮、赵玉等在内的几人打边鼓,加上元霰自己放弃了攻打东瀛的部分军功才拿下的这个位置。
当然,这中间的复杂和利益交换没必要完全说明,总之就是下个月她们就能动身出海了,并且还乘上了朝廷的大补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