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夷星没耐心再听下去,皱了皱眉头,语气不耐:「你不必说这麽多废话,我懒得听。」
「至於包是真是假,你应该比我们更清楚,犯不着从我这要答案。」
说完,沈夷星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拿出包里的水杯和电脑,开始忙自己的事情,情绪完全不受影响。
邬思月死死盯着气定神闲的沈夷星,神色紧绷,她想冲过去继续质问,一旁的蔺海瑶立刻挡在她面前,态度不似刚才那般消沉低迷
或许是有了人给她撑腰,蔺海瑶说话也硬气起来,重新跟对方谈赔偿的事,如果邬思月执意要15万,那只能报警了。
还想着当说客的徐玲目睹完眼前的闹剧,心底一阵唏嘘。
或许是对自己的包有所怀疑,邬思月第二天一个人去了专柜鉴定,回来後再也没有提15万赔偿的事,这场闹剧就这样不了了之,而几个室友间的关系也因此变得愈发微妙。
。。。。。。
11月底,京都终於迎来了秋天,一场潮湿的风雨过後,京大的银杏树似乎一夜间被秋雨染成了金灿灿的黄色。
专业课的期中测验即将到来,沈夷星的课馀时间几乎都被复习和写作填满,与此同时,她的第一本小说《破晓》的影视版权终於与甲方公司沟通好授权合同的相关事宜。
这是沈夷星的作品第一次被影视化,她虽然不大熟悉影视ip改编的行情,好在合同的签约有杂志社的编辑把关,确认电子合同无异议後,沈夷星便收到对方寄来的纸质合同。
周五下午的课少,沈夷星下课後,将签好名的纸质合同寄出,带着电脑直接去了图书馆。
她的第二本书《糜骨之壤》接近尾声,为了保证每天的更新量,沈夷星几乎一有时间就往图书馆跑。
随着沈夷星第一本小说《破晓》影视版权的宣布,《破晓》实体书的销量再次刷新记录,沈夷星很快收到了编辑发来的实体书再版消息。
为了稳固销量,编辑在第一版实体书的基础上加了两页的读者来信环节,主要是增强作者与读者的互动。
沈夷星之前收到的读者来信,收件地址都写的杂志社,再由编辑帮她转寄到宋宅,所有的信件都被沈夷星存放在自己卧室的抽屉里。
实体书再版需要那些读者信件,由於最近忙着备考,沈夷星没时间回家,於是打电话给孙阿姨,让她帮忙将卧室抽屉里的信件寄到学校来。
考虑到抽屉里还放着一些其他比较隐私的东西,除了一些读者来信,信件的最下面还放着几份特殊的信封,担心孙阿姨搞混,沈夷星特意多叮嘱了几遍。
-
同城快递基本上第二天就到,周五傍晚,沈夷星上完课去学校快递站的路上,接到孙阿姨打来的电话,询问她有没有收到快递。
电话那头,孙阿姨不放心的念叨:「文件袋里有28个信封,你收到以後记得好好数一数,看看有没有漏掉的。」
沈夷星忍不住笑,温声道:「阿姨我知道了,谢谢您帮忙寄东西。」
孙阿姨:「这点小事跟我客气什麽啥,只要东西收到就好。」
沈夷星正准备挂电话,电话那头再次传来孙阿姨的声音:「对了,你顺便帮我问问青阑,看他的包裹有没有送到。」
闻言,沈夷星愣了下,疑惑中又隐隐有一丝不妙,连忙问:「孙阿姨,你给青阑哥哥也寄东西了?」
孙阿姨:「对呀。」
孙阿姨上了年纪,记忆难免有些混乱,只记得沈夷星跟她说,将抽屉里的信件寄出去,她看到几个信封上写着宋青阑的名字,以为是沈夷星准备寄给宋青阑的,於是直接拿出来,寄去宋青阑的住处。
一听孙阿姨给宋青阑寄了东西,还未等沈夷星发问,孙阿姨笑呵呵道:「就是你抽屉里的信件,我全都寄出去了。」
「。。。。。。」
听着孙阿姨的声音,沈夷星呼吸猛地一顿,下意识攥紧了手机,心跳瞬间乱了,小心翼翼的确认:「孙阿姨,您寄过去的信封,上面是不是写着宋青阑三个字。。。。。?」<="<hr>
哦豁,小夥伴们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