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长大的信
第二十三章·未长大的信
日子依然不咸不淡地进行着,仍然是朝九晚五的无聊生活。有时候,陈修竹趁着周末时间还会去爬一趟象山,爬完之後再回来继续设计“候鸟”项目和“拱廊”参赛作品。忙里偷闲时,跟父母和北城的朋友打个电话,诉说一些生活中的趣事。
三月中旬的时候,公司为北城来的员工举行了一次聚会。杨志彬先在信义区某家五星豪华酒店的餐厅包厢里,订了满满一桌子菜,又对北城来的那些员工敬酒。陈修竹不能喝酒,只好用柠檬茶或者是葡萄汁代替,等到那些员工喝到醉醺醺,又组团去了KTV唱歌。
那些人醉着酒,拿着麦克风,唱着那些独属于他们青春的歌曲。唱完之後,又拿着麦克风非得要求陈修竹唱一下。陈修竹本来想点一首梁静茹的《丝路》的,结果不知是哪位同事,醉醺醺头脑不清醒,一不小心点在屏幕上,把《丝路》删掉了。
所以,当陈修竹举着麦克风,从座位上站起来时,看到屏幕上显示着的不是梁静茹的《丝路》,而是邓丽君的《我只在乎你》。
熟悉到不能再熟悉,几乎大家都听过的这首歌的前奏响起,原本热闹的KTV包厢瞬间安静下来。也不知道是谁,切了KTV那闪耀夺目的灯光,只留给陈修竹一盏孤独的小型聚光灯。苍白的,皎洁的,如某天夜晚台北的月色。
陈修竹明显愣了片刻,而後他走上前,点击屏幕上的“暂停”键,转身询问身後的那些人:“你们谁点的《我只在乎你》?”
台下的衆人皆无人回答,于是陈修竹又问了一遍:“你们谁点的《我只在乎你》?”
最後的结果是一样的,那些员工静默地坐在位置上,谁都没有回答陈修竹的问题。这时,一位员工却站起来,用激昂的声音喊道:“陈修竹,你就唱吧!”
这是第一波浪,而後人群呐喊的声音犹如无数波蜂拥而至的浪,足以在陈修竹的耳畔泛起滔天潮水。
他只好默默地转过声,在屏幕上点击了“重唱”的键,前奏又再一次响起。
等到前奏熟悉的萨克斯风的声音缓缓结束,邓丽君的声音便顺着萨克斯风结束的声音渐渐衔接,像是流水一样长久又婵娟的声音,似乎侵入到在座的所有人的心田。
世界安静了,只有一束光照在陈修竹的身上。
那些看客,被吞没在黑暗里。
他在这片寂静之中,缓缓啓唇丶开口,低沉的声音同邓丽君甜美的声音融为一体,交织方响。
|如果没有遇见你
|我将会是在哪里
|日子过得怎麽样
|人生是否要珍惜
2012年12月19日以前的陈修竹,大概和来路上很多人一样。上午起床上班,晚上下班,简单地吃个晚饭,洗漱完就上床睡觉了。他一直觉得生活是如此无趣,两点一线,哪怕是逢年过节,他也不会沉溺在过节欢畅的氛围之中。更何况,随着时间的流逝,网络科技的发展,年味是越来越淡了。
|也许认识某一人
|过着平凡的日子
|不知道会不会
|也有爱情甜如蜜
在那一天,北城下了好大的一场雪。下雪的凌晨时分,他以极不情愿的心情接受了朋友的请求和委托。这天,是他起床时间最早的一天。也是在这天,一切的变化都在悄然丶急速发生。很多年後,他依然会拿笔在“2012年12月19日”画上一个圈。
如果有人问起,为什麽要这麽做时,陈修竹总会温柔一笑。
他说,因为在这场大雪中,他遇见了一生中最日思夜想的人,他如愿去了一生中最心往神驰的地方。
林素纯就这麽以最平凡的方式出现在自己的眼前,没有偶像剧式的戏剧性。大概是在推开病房门的那一刻,陈修竹写下那张便条的时候,脑海里有一个声音就提醒自己,不要放过这个人。
从不期待的爱情,可爱情还是恰逢其时地出现了。
日後,当人们谈论爱情,陈修竹总会说,他要写一部自传。
|任时光匆匆流去
|我只在乎你
|心甘情愿感染你的气息
|人生几何能够得到知己
|失去生命的力量也不可惜
时间总是如泥沙,从指尖的缝隙里逃走,从母亲缝毛衣用的针眼里流走,从无数人转眼的一念之间一闪而过,从每个人不同年纪时的身高丶皱纹丶白发中显现。。。。。。
到了这个年纪的我们,才发现一生本就是转眼与转眼的堆积。因为分离丶忘记丶失去,所以我们会更加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转眼的瞬间,好好地去保留每一个不会破碎的完美,用力地去收留每一个不会天黑的世界。
可你要知道,你这漫长又遥远的一生的光阴中,总会遇到一个人,让你从真正意义上窥探到人世间的全部美好。
别人问你,这个人究竟哪里好,让你一辈子都忘不了。
其实,有些人不知道究竟是哪里好,但就是谁都替代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