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飞速中文>当冬夜渐暖作者黄鱼听雷 > 追风筝的人(第1页)

追风筝的人(第1页)

追风筝的人

第三十二章·追风筝的人

在美浓湖拍摄之前,孟希晗先让陈修竹去卫生间换一件衣服。她比对了美浓湖的周边景色,最终选定了第四套衣服——第四套衣服,是卡奇色长款风衣,内搭天蓝色衬衫和深色领带,下搭黑色工装裤和黑色马丁靴。也就是说只用换上衣和外套,下搭根本就不用换。

他进卫生间隔间里换衣服时,收到了杨乐歆的消息,说是程程累了,打算回酒店休息,让他们先忙拍摄,不用管他们。陈修竹点点头,知晓後回复了一句,好的,你也注意休息,别太累。

换完衣服从卫生间出来,陈修竹坐在美浓湖旁的椅子上,化妆师正坐在他旁边给他补妆。化妆时,陈修竹特意跟孟希晗说了杨乐歆和程程回去休息的事情。

闻言,孟希晗喝了口矿泉水,咽下去後,才问道:“陈修竹,有一件事,我很好奇。”她顿了顿,对上他的双眸,“你是从萍津搬到北城,那为什麽还要在北城租房子住?”

那双眼眸好似经历了千秋万载的岁月一样,顷刻间深沉起来,宛若一汪深渊。他微微低头,双手交叉,酝酿了一阵,便擡起头,微微一笑。

“因为心里放不下萍津这座城市。”陈修竹叹了口气,“如实说,初中时在北城租了三居室,在那间房子里住了六年。考上北城交大後,父母就不续租了,搬回了萍津。”

俗话说,一离开萍津,却又想念萍津。

这里,陈修竹内心泛起了微光,光景和时空开始漂移,或许在这一刻,他真的理解了父母的做法。

人这一生,像一只蝴蝶,飞越了那麽多座山,那麽多朵云,穿越了那麽多时间,那麽多距离,兜兜转转,来来回回,还是降落在原地。

“北城交通大学?”孟希晗问道。

陈修竹点点头:“对,它是211院校诶。我本科和研究生都在那里读的,还在那里认识了一个很好很好的朋友。”

但孟希晗只是问问,并没有说什麽。

晚霞从西边透出,勾勒出层层隐隐的山影。橘色的天空中,赫然升起了几个风筝,孩童在美浓湖环湖的小道上,拉着风筝的弦,肆意地奔跑,放肆地大笑。他们年龄正好,风华正茂。

风筝就在天空之中飘着,如果没有风筝线,或者说某一刻风筝线突然断了,风筝大概会一直漫无目的地漂浮下去,漂浮到山的那边,湖的那边。

陈修竹站在美浓湖旁,对准摄像机的镜头,快门一连串拍下很多张照片,照片中风筝的位置也在来回变动,那不变的大概是孩童们的雀跃的声音。

在按动快门的时候,陈修竹感到了时间的流逝——太快了,真的太快了。他已经29岁了,一年之後,他就要30岁,十年之後,他就会40岁。这十年有太多变故了,如果这次回到北城,还能在那家公司工作几年——如果某一天,建筑産业不再繁荣,反倒成为一种平稳的平淡,他又能何去何从呢?

先不说十年那如此长远的时间,单说他离开北城的这几个月,身边的人和事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许多年,在陈修竹的眼中,自己就像是未经世事的人——对待感情朦朦胧胧,对待事情一腔热血丶不顾後果,对待友情精心认真。

朋友说,这叫年轻,年轻有很多种可能。只是因为自己的年龄还没有“3”开头,现在是“2”开头的最後一年。等到“3”开头时,周围的人谁还会调侃自己的“年轻”呢?周围的人肯定会感叹:“诶,你都30岁了,怎麽还不结婚?”这个时候,自己又该怎麽面对呢?难道还要说:“我还年轻。”——这也太不切实际了。

等孟希晗拍完美浓湖的晚霞美景後,他们又去狮形观景台拍下了几组美浓湖远景,今天的拍摄行程在孟希晗打下“对鈎”的瞬间,彻底结束。

这一天有些过于疲惫,在拍摄行程结束後,他觉得眼皮有些打架。孟希晗还想邀请自己吃晚饭,但陈修竹只是摆摆手,说明自己实在太累了,想回酒店休息。她的神情有些遗憾,但还是体谅似的点点头,也没强求,就拉着化妆师前去吃晚饭了。

陈修竹深吸一口气,他从卫生间卸了妆出来,正想去找点吃的,果然瞥到湖边不远处有一家便利店。他走进便利店里,要了一份便当,在吧台处坐了下来,三口并作两口吃下了便当。这时,他眸色一亮,在柜台处看到了一个风筝。

便利店员说,这个风筝是可以买的,湖边那些风筝都是在这里买的。

既然如此,陈修竹掏出了钱包,买下了这个风筝——这个风筝尺寸很小,相比于那些翺翔在晚霞天空中的巨大风筝,手中的风筝简直不值一提。

他提着风筝走出店门,越到夜幕降临时分,湖边的风越来越大,正是放风筝的好时候。这个时候的天色,没有白天灿烂的阳光,也没有那热烈的暴晒,眼前之下,只有那越来越浓的深色,只有那华灯初上的繁华,只有那迷彩熠熠的晚霞,还有手中缠绕着的线。

借着风力,陈修竹拽着手中的线,调整着线的松紧,他在草地上快速奔跑。风在耳畔呼啸而过,绿草飞扬,靴子踏着草地发出厚重的声音,可他却觉得浑身轻盈。

风筝越升越高,最後线绷直,风筝升到最高点,有些摇晃,有些摇摇欲坠。他只是不顾疲惫一样,在草地上奔跑,一直奔跑,仿佛只要一直奔跑下去,就能超越那从不会被超越的光阴和岁月。

追着他飘荡的是风筝,他奔跑追逐着的还是风筝。

草地上有陌生乐队竖起了麦克风,主唱站在乐器中心开始唱歌。很多游客被歌声吸引过去,纷纷移动脚步,来到了那个陌生乐队的周围。游客们坐下,喝着饮料或啤酒,肩并着肩,听着乐队们的演奏。

当所有人都停下行走的脚步,想要休息的时候,陈修竹却提着那根线,循着孩童们的脚步,看着那个小风筝。

在很多年之後,陈修竹回想起2013年的台湾之行,很多情节都快忘光了,却唯独他在美浓湖旁的草地上,放飞那个风筝的情节愈加清晰。

人总是这样,他们会将记忆停驻在一段美好又肆意的时限内。而这个时限恰恰是每个人心中所想追求的生活,它可以是悲伤的,还可以是幸福的,无论哪一种形状,就像头顶上的那个风筝,只是存在于一瞬间,等到再一转眼,它又不见了。

即便如此,人却执意要努力回想起那个时限内的种种细节。

正如,卡德勒·胡赛尼在《追风筝的人》所写下的佳话——为你,千千万万遍。

跑不动了,陈修竹停下了,双手扶着膝盖,喘了口气。等他再擡头时,却发现那个风筝飞得越来越远,连带着那根线。于是,他只好摆起双臂,追逐着那根线,追逐着那个风筝。

天上的风筝似乎知道地下的人在追着它一样,风的引力加持,距离不断拉远。他奔跑着,夕阳勾勒着他的身影,跑过草地,跑到湖边,一直在狂奔。

慢慢地,陈修竹的速度减慢,最後停了下来。他盘腿坐在草地上,从背包里掏出一瓶矿泉水,仰头喝了一大口。

不必追了。

话说,天边的那个风筝究竟代表什麽呢?为什麽自己还要追逐个不停呢?陈修竹掏出手机,拍下了那个小风筝最後的影子。

风筝可以代表很多东西,个人丶工作丶情感。。。。。。你在这段时间遇见的任何事情,都可以比喻成一个风筝。这些事情可能会让你感到後悔,感到遗憾,感到悲伤,那是因为你手上紧握着一个风筝。在某一天,你跑累了,你不得不放飞手中的这个风筝,心里或许不会有太多波澜,多的是一份庆幸,庆幸自己卸下了生活的累赘,任务的难熬。

那个风筝最後将会飞到哪里,那是风筝的事情,不是你的事情。

刚回过神来,一个小女孩提着一个燕子形状的风筝进入自己的视线。

小女孩擡头看着自己,天真地询问道:“大哥哥,你为什麽不追风筝了?”

这时,陈修竹扔下随手摘的绿草,说道:“风筝,我追。”

“那大哥哥,可以跟我一起追风筝吗?”小女孩又问。

他又说了一遍:“风筝,我追。”

他站起来,跟随着那个小女孩奔跑起来。这一次,他不再追求着什麽风筝,他追求的一直都是自己。他不再为风筝奔波,而是在为自己奔跑。

真的跑不动了,却想到卡德勒·胡赛尼又曾写道——每个人的命运都像风筝一样,它向往更高更远的天空,但却受着那根细细丝线的牵引而无法摆脱。但也正因为有这根细丝线的牵引,它才不至于消失在天际或者跌落尘埃,而是在空中划出优美的人生轨迹。当这根丝线被割断,就要鼓起勇气去追寻那飘落在远方的风筝,这样才能获得内心的安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