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这时在裤兜里嗡嗡一下,唐琬的短信。
开车来主楼接我吧,好么?
夏桉挠挠头。
主楼从这里走过去只用十分钟。
开车?
好
夏桉转身前随手拨弄一下大大的花瓣。
向日葵开始晃脑袋。
可屋内已经无人等待收集它们吐出的阳光。
……
……
唐琬抱着文件夹在主楼的大大雨搭下摇头晃脑,可爱极了,分外惹眼。
她没哼出声,只跟着心里的节奏一下下踮脚踩拍子。
可身边几个男生分明就能听到一阵欢快的旋律。
他们在和头发花白的导师说话,眼神却不由自主地时不时朝旁边的倩影瞟一下。
唐琬手里文件夹装着的是刚刚填好的,一式两份的各种表格。
教务处已经收下了一份,这份由她的博导保留。
和她同届同批的科研组博士生还有四个人,就是正在围着导师的四个男生。
他们四个是直博的,今后还要基础修业五年。
博士生群体在网上有小范围圈子,早早制订目标报滨大数学系王教授的人有三十几个。
这些天南海北的有志者提前都在网上唠熟了。
有内部消息,王教授今年打算带五个人。
于是,提前走关系的走关系,该复习的复习。
最后,五个男生大差不差,都知道自己大概率能被收下。
最后的最后,就前几天,就特么上周,有个哥们儿被“拒绝”了。
据传,空降一位女同学。
女同学?
女博士不少见。
数学系女博士?
好吧,一定是恐龙!
周一,五人聚集,报道,初见。
四位逻辑顶尖的大男孩第一反应是:迟澳。
第二反应:上帝不公平。
第三反应:上帝存在。
第四反应:走后门?
然而不完全是。
王教授为五位新门生相互介绍。
唐琬的名字和其当年研究生毕业论文同时浮上水面。
唐琬!
浙大的唐琬!
超会概率分析与速算的唐琬!
那个打牌没输过的唐琬?!
这么说吧,如果将小初高基础教育比喻成打造一个气球。
本科教学就是将这个气球吹起来。
硕士研究生可以理解成在气球表面的某个点用棍子捅出凸点。
博士研究生,换成针,继续捅。
学历越高,专研领域越细分。
圈内人越少。
2004年发生在浙大数学系的导师剽窃论文事件,在整个圈子里闹得风风火火。
本就能靠脸吃饭的数学小公主终是退了圈,泯然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