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飞速中文>我执黑从来不败围棋笔趣阁 > 2我的实力吗(第2页)

2我的实力吗(第2页)

尤其是双蝉看棋谱的专注模样,侯秋意脑袋一歪趴在课桌上,能盯她很久都不错开眼睛。

并且丝毫不会觉得无聊呢。

前两天还有人给双蝉的桌斗里塞情书和巧克力,侯秋意一边嘟囔着癞ha蟆,一边提前把东西掏了出来,噔噔噔跑出去到隔壁班,直接甩到了那人的课桌上,威胁对方撒泡尿照照吧。

结果又有喜欢这个男生的女生,得知了此事后还想来找双蝉的麻烦,又被侯秋意给拦截了。

于是侯秋意刚多了一个新鲜出炉的外号:双蝉迷妹。

这外号挺热乎的,才两天不到呢。

对此,侯秋意表示:你们追星追疯了吧?

另外:有点好听!我喜欢!

班主任让她多照顾双蝉,侯秋意觉得她是有这个责任的!

但她也是真的,好喜欢好喜欢这个新同桌哎!

这会儿看呆了,连双蝉伸出手在她眼前晃悠,都没回过神。

侯秋意:“啊?啊?”

双蝉不解:“怎么开始发呆了?”

侯秋意有点不好意思:“……没、没啊!”

语气轻飘,都快要飞到天边去。

双蝉脑袋上的问号都快具象化了。

但她也没时间再跟侯秋意聊天,那边喊着第二轮的小孩子准备准备,第一轮马上要结束了。

——第一轮是给学围棋不错的、已经有过考级和业余段位的孩子们的专属位置,是正儿八经的指导棋。

——里面有学得好的都已经参加过一次升段赛了,当然,失败了。

至于第二轮,是对没有围棋证书、可能稍稍认识了围棋,这种程度的学生位置。

谭希问她会不会下棋、学到什么程度的时候,双蝉收敛地估计了一下,不太确定地给出“可能相当于你们这里学了三四年?”。

她身处北宋——亦是在图书馆看到了历史书才知道的——那时候围棋也很流行。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从太宗赵光义这位皇帝开始有的赏识,到士大夫阶层的雅集,棋艺高超者可以成为棋待诏、获得圈层公认的好名声,好处分外得多。

其中,唐代设立的棋待诏制度在北宋有了进一步的完善,也促使了棋风盛行,路边茶馆、勾栏随处可见下棋的人。

一如唐代以理论描述为主所构建起来的“围棋九品制”,将棋手的棋力与品德相结合,形成了从九品的“守拙”到一品的“入神”,宋代文人也承认并且遵循这个品级划分。

但这个九品制,非官方明文认可。

包括宋代的棋待诏选拔,也并不是以九品等级为依据,主要还是看实战成绩。

当然,还有他人的推荐。

双蝉除了《忘忧清乐集》,还借了《棋经十三篇》。

后者相较前者的重要性尤甚,是古典围棋理论的新高度、系统化。

《棋经十三篇》中提到过“九品”,这本北宋仁宗时期的书籍,证明了九品制在宋代是被认可的。

一品最高,九品最低。

恰与现代围棋九段的划分相反,职业初段最低,九段最高。

双蝉被她的师父评判为七品“斗力”,偶有精进,即将可以踏入六品“小巧”。

她不足在攻杀之气过于强劲,却也恰好因为算路精准、力量丰沛,而隐隐提升了实战棋力,足以与四品“通幽”之境一战。

她赢过自己的师父,也赢过许多品级棋力远胜过她的人。

双蝉喜欢棋盘上的世界,沉浸其中时,她会感到天地辽阔任其遨游,日月星斗随她起舞。

那种连毛孔与魂魄都震颤的感觉,是其他事物都无法比拟的。

粗略对比的话,九品守拙相当于现代围棋的业余段位中上水平,七品斗力几乎可以算作是职业三段。

可是,围棋是不断发展着的。

无法让宋代的棋手与现代的棋手比个高低,也缺乏更多的史料支持,那么,所谓的段位水平、棋力上下,也就只是意象境界的笼统推测而已。

于是,隔着时空去对比古代围棋九品与现代围棋职业九段的划分水平,就显得有些空虚和简单了。

遑论九品制侧重的是棋道、品德。

与之不同的是,现代职业段位更看重成绩与积分。

就像,三好学生不一定都是班级前几名。

除了现代规则的变化之外,最让双蝉震撼的就是围棋的进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