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大约是承蒙黎景桐和李苏的吉言,从播出数集之後的反响来看,《逆鳞》的各项数据都稳定上扬。
在没有刻意控评的情况下,自发的讨论度和网站评分都开始显示出它的良好口碑。这也意味着,在书粉演员粉之馀,它还吸引到了不少路人的好感。
大家都挺高兴。
这部剧集,从剧本到演员选角,是作者馀弃也严格参与把关的,对原作的还原程度自然很高,虽说不可能百分百照着原书来,但修改得巧妙合理,保留精髓,又不伤筋动骨。所以在满足书粉的预期这方面,可以说是没多少悬念。
一度最担心的就是,主创们会不会当局者迷,令它只成为圈地自萌,孤芳自赏,仅限于粉丝内部的狂欢,而一般人并不买账。
因而现在来自粉丝圈之外的认可,于他们而言,算是对这部作品相当大的肯定了。
李苏又在狂刷豆瓣评论。
纪承彦看他时而咬牙切齿,时而神色舒展,觉得挺好笑的:“这麽在意啊?”
李苏这麽患得患失,他是头一次见。之前那部网大《银狼》,作为李苏正式担纲男主的首部作品,李苏当时也满脸的无所谓,一副“扑了肯定不是我的锅”的高冷面孔,连水军都懒得买呢,然而这会儿都学会亲自下场跟人撕了。
李苏一边“啪啪啪”地戳着手机屏幕,一边恶狠狠道:“我这还不是为你操心?”
纪承彦这一枪中得不明所以:“啥?我吗?”
“这部剧的成绩如何,影响最大的人不就是你吗?你能不能咸鱼翻身就在此一举了。”
“啊?”
李苏看了他一眼:“你想想,你这十年来有过一部挑大梁的爆款作品吗?”
“……”他这打酱油的十年里还真的没有。
李苏傲然道:“我不一样,我可是有的。”
“……”他竟无法反驳。
“所以这部你得红,知道吗?”李苏一脸的恨铁不成钢,“不然你就没有下一次机会了。”
纪承彦说:“哇,原来你这麽关心我的吗,大佬?”
“……”李苏道:“我才没有!”
而後又说:“只是输给一个不红的过气老艺人,会让我很没面子,知道吗?”
前几天他们一起录制了《天生演技派》的总决赛,他击败了李苏,拿到冠军。
纪承彦笑道:“好的,我会努力红起来的。为了你,输给我也能很有面子。”
李苏安静了一刻,说:“你就不能说点好听的吗?”
“???”
纪承彦震惊了,这人居然有立场嫌别人说话不够好听?
这边《逆鳞》的粉丝们嗑粮嗑得一片欢腾,那厢《昆仑志》的观衆们,尤其是原着粉丝,追了几集之後,开始发现走势不对了,剧情和原作差得太多,角色个性也对不上号。
愤怒的书粉们蜂拥而上,把编剧骂得不成人形。
“什麽烂剧情,魔改成这样,不如换个片名啊?和《昆仑志》还有什麽关系?”
“应该叫《玛丽苏和她的男人们》。”
“编剧没那个把故事讲利索的本事就别瞎JB改好吗?”
“遛书粉遛得很开心吧?祝编剧早日原地爆炸。”
“……”
纪承彦真挺同情那些编剧的。其实在资方压力之下,名编剧也未必能有什麽发言权。就算内心觉得甲方是傻逼,也只能脸上笑嘻嘻。改到吐血,改到住院,改到跳楼,都是常规操作,剧拍出来不讨好,心里窝着一口血,锅也只能接着。
《昆仑志》的女主是柳芷依,出道以来一直牛逼哄哄,壕气冲天。部部大制作,部部大扑街,部部大血亏,然而依旧初心不改,坚持只演大制作的女主,这种坚韧的精神甚是感人。
她背後的金主爸爸十分不缺钱,所以拍摄经费这麽宽裕。
但金主爸爸给了这麽多钱显然是要为所欲为的,所以《昆仑志》就从一部架构宏大,家国天下的热血巨作,硬生生变成了围着女主过家家的言情玛丽苏。
本着尊重对手的精神,纪承彦也认真地充钱购买了某独播平台的会员,观看到最新一集。
而後感受到了这部戏对自己精神的强烈摧残。
黎景桐对着电脑屏幕,幽幽道:“天哪,她真的不辱使命……”
“嗯?”
“严格做到了演什麽扑什麽,毁了一部又毁一部。”
纪承彦说:“其实能这样始贯彻始终的人也不多……”
柳芷依挺漂亮的,据说人也不坏,看得出她有在用力地演,但她的演技和改得不明所以的剧情真是令人颤抖。
“可惜了这本好小说。”
他们是在网播平台上看的,黎景桐喜欢这样,主要是因为可以配合弹幕使用,风味更佳。
果然厚厚的一层弹幕飘过,书粉的愤怒滔滔不绝。
“小说铁粉表示翘首盼了十年,还没看完十集就看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