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嫚看着刘邦未穿鞋履的脚,不禁在心里吐槽,原来这套收买人心的法子是你创造的啊。她又看向韩信,见对方一副被打动的模样,不禁叹了口气,看来被糖衣炮弹击中了。
但换位思考,要是自己在做了许多年的籍籍无名之辈,忽然有一天被一位世界前几强的老总亲自邀请入伙。不但工资高,老总还对自己言听计从,有求必应,她肯定也会被这个大馅饼砸迷糊。更何况韩信一直希望出人头地,他不入套谁入套?
韩信直奔主题:「在京县丶索亭之间是以荥阳为中心,广武丶成皋二山所环的平原地带,宜骑兵作战。」
此时的韩信没了拘束。他冷静地分析战局,观点鞭辟入里,手持毛笔在地图上圈出了几个重点地区。眼前人渐渐地与那个被世人口口相传的兵仙重合。
「现在的首要任务是要将战线东移,收复雍丘丶外黄等地,利用有利地形与洛阳连接,构成一条防御战线,只有这样汉军才能在荥阳站稳脚跟。」
刘邦沉思後,问道:「大将军言以骑兵反攻,但现在联军溃散,汉军也损失不小,组建骑兵恐怕非易事。我担心仓促组建的队伍会被项羽那厮打得溃不成军,到那个时候我们就更缺兵了。」
韩信眼眸明亮,语气坚定:「大王不必担心,只要将此事全权交付於信,信定能反败为胜。」
这话从旁人口中说出来便是狂妄自大,可若是从韩信嘴里说出只会让人觉得这是胸有成竹之言。
刘邦大喜,他拍着韩信的肩膀:「国士无双,有君吾心安矣。你放心大胆地做,谁敢生事,你告诉我,我替你收拾他!」
「骑兵使用的武器也应当作调整。」阴嫚提醒道。
刘邦和韩信不约而同地看向她。
阴嫚:「从古至今骑兵时时刻刻都在变化,最突出的两个阶段便是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和秦时的蹄铁丶高桥马鞍和马镫[2]。有着这两个阶段的铺垫,才有了今日的楚骑。如果我们不做调整只是照本宣科,结果会让人大失所望。」
「公主有何高见?」刘邦十分上道。
阴嫚看了刘邦一眼,说道:「与楚骑数次交手,我发现骑兵大多佩剑执行砍杀任务。但剑有一个缺点,就是两边开刃,使得剑整体轻薄。如果有重物击中剑身,那麽剑就会从中断裂。一把断剑,还如何杀敌?」
「这点信也有发现,但信暂时没有想到解决办法,公主可有办法解决?」韩信看向她。
「自然,否则我也不会说。」她继续说道,「用刀。」
「刀?」刘邦和韩信的神情略带惊讶。
周秦以及汉初时,虽然有刀但其并不用於战场上。原因有二,一是青铜刀易折断,与青铜剑相去甚远,二是上流社会皆喜佩剑,人们并未将目光落在刀上。所以她用刀的提议,在韩信和刘邦看来是天方夜谭。
於是阴嫚在两人疑惑的目光中折下一根树枝,一边在地面上画图,一边解释:「我说的刀自然不是现在的刀。它取材於铁,形似剑,但单面开刃,其厚度由刀背向刃递减,防止被斩断。尖端保留剑的突刺,便於刺击,刀柄保留原有的环防止作战脱手。」
话音落下,时期的环首刀的草图便出现在地面上。
刘邦蹲在地上盯着草图连连称妙。
「保险起见,汉王还是先打造出来一把刀试试。」阴嫚提醒道。
刘邦顺水推舟:「那打造新刀的事情就拜托公主了。」
阴嫚:「我?」
「是啊,」刘邦说得理所当然,「我们这里只有公主清楚此刀的形制,由你来督工再合适不过了。」
阴嫚:「……」
刘邦正气凛然道:「生死存亡之际,还请公主不要推辞。」
「汉王都如此说了,要是推辞的话,我岂不是成了罔顾大义的无耻之辈?」阴嫚轻笑一声,「我做便是了。」
「公主大义。」刘邦见缝插针地捧了她一句,「有公主相助,真乃我大汉福气也。兵器和骑兵的事情就有劳两位了。」
阴嫚腹诽,这个吃人不吐骨头的老狐狸。她又对韩信说道:「这段时间请大将军多多指教了。」
韩信连忙作揖:「公主言重了。」又对刘邦说道:「既然大王已经做出决定,那信便先去准备了。」<="<hr>
哦豁,小夥伴们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