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荣安要去哪儿这个消息暂且搁置一边,好些人看向宋遂辰的目光都变得微妙起来。
本以为阮荣安和宋遂辰和离后,再嫁必然不如,可没想到,她竟然和公冶皓有此关联。
永乐长公主出面说了句,阮荣安要去江南修养,这才将流言给压了下去。
“去吧,去吧。”
王瑞君站在城门上,眺目远望,趁着这个天下还没有乱起来,多走走,多看看。
没多少时间了。
“不过我记得公冶皓和公冶家关系不太好,还说什么回去给老夫人过寿,啧。”
王瑞君意味深长的笑了笑。
这也是她这段时间没给如意介绍郎君的原因,若要比起来,谁能抵得过公冶皓。虽然这一个月公冶皓什么都没做,但她确定那人对如意绝非无意。
这一路同行过去,怎么着,也够如意拿下公冶皓了吧。
只要她想。
对于这一点,王瑞君深信不疑。
那么,她的小如意会喜欢公冶皓那个病美人吗?
王瑞君这才有些不确定起来。
从京都出发,前往渭州,乘坐马车一路上大约需要半个月左右,这还是一切顺利的情况下,若是遇到下雨或者别的事情,还要耽搁。
当然,若是快马疾驰抄小道,并不需要这么久,马车出行,到底太过累赘了些。
赶在天黑之前,车队进入附近一个县城修整。
县城很小,但靠近京都,倒是很安宁热闹。公冶家的人早就做好了安排,包下了城中一座客栈。下午是人有人快马先行,这会儿已经将客站提前收拾了一遍。
来之前就说好了,这一路的事情交给公冶家安排。
马车徐徐在客栈前停下,护卫入内巡视一番,确定没问题后出来禀报,阮荣安这才下了车。
扶着一月的手站定,她打量了眼眼前的客栈,略有些简陋,但相比一路而来的见闻,已经算不错了。
“走吧。”公冶皓温和的声音响起。
阮荣安笑了笑,跟他一起进了客栈。
刚一进院,丫鬟们就忙碌起来,将床帐茶壶茶杯等都换成阮荣安常用的,一边叫人去厨房开始准备晚膳。
“姑娘,公冶先生那里过来问话,说是晚上要不要一起用膳?”
“啊,好啊。”阮荣安正呆在院子角落看石榴树,闻言笑道。
石榴现在已经长成,浅一点的黄色,深一点的橘红色,一棵棵挂在枝头,偶有两颗裂开了的,露出里面晶莹剔透如宝石般的石榴籽。
院子虽简陋,但有这么棵石榴树在,再搭配别的草木,倒是别有几番趣味。
“你去问先生,在这儿吃行不行?”阮荣安看了眼,石榴树长得很大了,高过墙头,树冠扩散开,底下恰好能放下膳桌。
其实最早的时候,阮荣安对公冶皓的称呼都是先生。
一开始是客套的礼称,后来熟悉了,被公冶皓教导了不少,倒是越发的真心了。这次出门,两人都要遮掩行迹,像丞相这样的称呼自然是不能再用,就直接叫先生了。
二月过去问,等回来时,便跟在了一袭白衣的公冶皓身后。
“先生来了。”阮荣安惊讶道,说着就笑了起来,团扇指向那石榴树,笑道,“看这棵树,是不是很漂亮?”
公冶皓看去,其实并不觉得有什么。
京都多的是漂亮的院子,漂亮的树,景致一个比一个别致美丽。相比之下,这只能说寻常罢了。
但看着阮荣安的笑靥,他还是点了点头。
“不错。”
秋日里,早晚的温度已经降了下来。
中秋刚过,天上的月华正是明亮的时候,丫鬟们将桌椅搬到了树下,阮荣安请公冶皓坐下。
“走了一天的路,真是累人。先生可还撑得住?”阮荣安表情柔和下来,关切的问。
其实她觉得还好,只是拘束了一天,身子都有些僵。可公冶皓不同,他的体质太弱了。
心知她在关心他的身体,公冶皓一时欢喜,一时又酸涩。
别人说什么他都不在意,可阮荣安不同,每次在她口中听到此类言语,都无比清晰甚至尖锐的提醒他,他的身体有多差。
但他又知道,阮荣安实在不是一个多么温柔体贴的性格,她似乎生来就炽烈张扬,学不来那些柔肠百转的心思。
她的关切是真切而纯粹的。
对比之下,他心中那些复杂晦涩的心思每每想起,都让他悔愧。
他总是不由的把所有晦暗的心思都用来揣测阮荣安,细致入微的去琢磨她每一分喜怒。
这是不对的。
公冶皓知道,却改不了。
“还好。”他笑的一如既往的温和,如霁月清风,不露丝毫破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