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飞速中文>六朝燕歌行作者 > 第五章 武王绝鼎(第3页)

第五章 武王绝鼎(第3页)

「破敌之策,便在主公方才所言的势大二字。」

程宗扬觉得把脑子交给老贾比较省心,「怎麽说?」

「敢问主公,若敌只佛门,主公可有必胜之志?」

程宗扬权衡了一下,「难说。十方丛林在唐国势力极大,光长安城内就好几百座寺庙,真要跟我玩命,几万个光头一涌而上,我这边全加起来,顶多能拼掉一二百。」

「宦官呢?」

「那更不用说了。十好几万神策军,仇士良的神策左军,起码有七八万,调个几百人轻而易举。」

「藩镇呢?」

「淮西、平卢我不熟,魏博的牙兵我见过,很精悍。要是有两三百,只怕应付不下来。」

「正是如此。窥基此人不过精通佛法罢了。」贾文和道:「真要对付主公,一方势力足矣。如今纠结各方,看似声势惊人,却如蛇生数,不待伤人,便会噬己。」

程宗扬精神一振,「说仔细点!照顾一下你主公的智商。」

「宦官、藩镇。」贾文和将两方势力圈起来,「宦官操控朝廷犹嫌不够,还想削藩。藩镇割据一方,又怕朝廷插手,藉以清除宦官爲名,意图搅乱政局。此二者对付主公只是顺手爲之,彼此之争却是事关生死。」

程宗扬闭目回想,那名刺客当街行凶,叫嚷着奉皇命清除宦官,明显是栽赃陷害搅浑水,考虑到被杀的那名宦官当时力主对淮西用兵,刺客出自藩镇的嫌疑极大。但毕竟没拿到刺客,缺乏证据。

「宦官和藩镇的矛盾真有这麽严重?」

贾文和道:「主公可知道田令孜?」

「一王四公里的晋国公,枢密院右枢密使,主掌政事。」

「十年前,武元衡收复剑南,任剑南西川节度使,治蜀七年,士民殷富。蜀中成爲唐国朝廷最稳固的直属藩镇。三年前,武元衡入朝爲相,当街遇刺,西川节度使出缺。朝中本该选拔忠臣志士,出镇蜀地。田令孜却操持政事,竟公然以马球决胜负,以其兄马球得胜,出任西川节度使。」

打马球打到节度使?怎麽跟高俅似的?闹着玩呢?

贾文和道:「田令孜如此弄权,足令依附朝廷的各镇寒心。王守澄又与仇士良合谋,说动李辅国,派遣宦官前往各藩镇爲监军,勒令各镇节度使必须经北司认可,严禁私授。各镇屡屡抗命,如今与宦官势同水火。」

程宗扬不由笑了起来,「你这麽一说,我倒回过味来了。窥基是不是觉得他面子够大,能把宦官和藩镇拉到一块来对付我?可他也不想想,他面子再大,能大过皇帝去?唐皇都拿他们没办法,难道窥基念几句佛经就让他们抛弃前嫌,精诚合作?也就是对付我跟他们利益没冲突,两边才给窥基个面子。一旦其中有利益纷争,都不用我动手,他们自己都能打起来。」

「主公聪颖过人。」

程宗扬谦逊地说道:「都是老贾你教得好。继续继续!」

「佛门、道门。」贾文和又圈了两个,「佛道之争,由来已久。主公方才所言,瑶池宗只是与主公有私怨,才与窥基合谋。但以属下之见,恐非如此。」

程宗扬心头微动,老贾说得没错,窥基纠集的势力已经足够灭掉自己三四回的,用得着顶着十方丛林可能产生的非议,与道门联手吗?

「十方丛林与瑶池宗之间,难道有什麽内幕交易?」

「其中虚实,一试便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